本报讯 (记者 梁瑜) 建立农产品数据信息平台,是夯实政府精准施策基础,促进我市产业有序发展,错位竞争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实现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已成为全市农业部门的一致共识与扎实行动。
实现“十四五”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市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以八大产业联合体(产业联盟)为基础的产业支撑。成立了肉牛、沙棘、中药材、核桃、杂粮红枣、食用菌、马铃薯等八大产业联合体(产业联盟),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院校、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有效联结,打破信息屏障,实现信息的即时沟通,促进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加强科技研发与科技人才引进的科技支撑。一是全市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借助全市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机遇和“九吕合作”机遇,建立了5个院士(博士)工作站,新聘请山西农大、省农科院专家20名。加强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九三学社、山西农大、山西中医药大学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以首席专家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团队,积极开展产学研攻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二是通过招聘农业院校专门人才充实三农战线,全面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建立完善奖励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等方式壮大我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强以“一码清”为基础的农业大数据信息支撑。去年以来,我市对重点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分布以及存在问题重点区域空间分布、规模、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基本情况、所属行业、规模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涉农部门数据资源,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信息共享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