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民主与法治·34期

殷巍 重工研发佼佼者

□ 本报记者 梁英杰

右一为殷巍

初见市人大代表殷巍时,蓝色的头盔和工作服,带着副眼镜,笑起来有些许腼腆,是一位标准的“80后”工程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山西新龙重工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中心主任,正在车间和技术工人叮嘱着一些工作细节。

“这是我们研发的适用于液压支架再制造使用的立式抛丸机,采用全新的设计结构,解决了矿用液压支架的再制造过程中结构件的高效环保的除锈需求,以及再制造行业内存在的该类共性问题,实现了该类产品的高效环保再制造。” 指着眼前的机器,殷巍自信地向记者说道。他参与主持设计了上百部带式输送机,所设计的带式输送机,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是吕梁范围内少有的带式输送机设计专家。

与所有人一样,殷巍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虽然这会让他感受到压力,但同时也激励着他在这个专业扎下根去、干出样来。

“经常想起来吃饭的时候餐厅已经没饭了,同事们只能跟着我吃泡面。”作为工程技术负责人,为满足公司液压支架再制造过程中结构件除锈需求,殷巍经常顾不上吃饭,满脑子都是设计图纸,不断地更改设计方案,深入车间和组装现场,和技术团队加班加点,一干就是一整夜,解决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今年以来,殷巍又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开发了“新龙重工煤矿机械设备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介绍起自己的专业,殷巍的话又多了起来:“这个平台实现了公司产品的智能化高效设计,解决了当前设计人员经验丰富比例小,培训周期时间长的问题,通过设计提效,满足了当前产品设计周期短而精的需求,为煤机装备再制造领域高效产品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殷巍遇事从不退缩,他总是坚守在一线,凭借着刻苦钻研的韧劲和勤奋努力的态度,攀登着一个又一个技术研究高峰,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着一张张靓丽“名片”。据介绍,由他带领公司技术团队主持的32项专利开发任务全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