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一格)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抓实党建的首要任务和政治责任,高起点谋划、项目化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该街道党工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把对照检查的过程作为摸清底数、把脉定位的过程,特别是针对基层治理能力短板、村(社区)党建工作不够、物业党建薄弱、村干部考核办法滞后等问题,通过调研走访、集体研讨、总结提炼、征求意见,提出“三要九问五不能”工作法,明确工作思路,综合运用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效整合多方力量,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提供具体的工作方法支撑。
发挥“前哨”作用,专班重点推进专项工作。优化干部结构,增强班子活力。由年轻干部在具体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包联一个村(社区),具有丰富乡镇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包联两个村(社区),这样既发挥了年轻干部有闯劲、有干劲、有热情的积极性,又发挥了老同志思路宽、点子多、办法好的优势,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干部结构,有力提高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强化基层治理,提升网格能力。根据疫情防控、产权清零等实际工作需要,对全街道网格进行了优化调整,对网格员进行了合理调配,街道统筹谋划,明确了网格员职责,强调专兼职网格员互补化、网格业务专业化、网格单元细分化,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力推动社区基层治理。
增强功能布局,规范社区建设。高标准打造了苏家村社区、红眼川村、水峪里村3个党群服务中心。其中,苏家村社区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设置了爱心驿站、人大代表联络站、文体活动中心、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多个特色功能模块,力争打造党建宣传、党群服务、活动组织、资源互通的党群红色阵地,目前,正在申报“园林社区”,已荣获“文明社区”。
扎实排查整顿发展党员,净化党员队伍。排查整顿发展党员工作开展以来,街道按照全区的统一工作安排部署,抽调熟悉发展党员流程的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对十八大以来发展的党员进行大摸排、大起底,共排查党员173名,其中,县内发展101名,县外转入71名,田家会街道自查、摸排170名,向长治市襄垣县委组织部发出协查函1份。给各支部下发党员排查名单,成立27个由包村领导、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下乡干部组成的排查小组,走访排查工作有序开展。
开展“清化收”,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街道正在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集中力量进村入户宣讲政策、督促指导。截至目前,共清理合同298份(其中规范合同37份,不规范合同120份,口头协议137份,无合同4份)。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产,拓宽发展渠道,增加集体收入。
坚持结果导向,严格绩效考核。为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办事效率、规范办事流程,有效提高两委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围绕政治素质、工作作风、组织和执行力、受处分情况四个方面,经街道党工委会议研究,制定了《田家会街道农村两委主干量化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对于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对于考核排名靠后的,采取提醒谈话、写出书面检查、在全体干部大会上作检讨等措施进行问责。情况严重的,由街道党工委、纪工委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创建文明城市,推进移风易俗。在全市上下凝聚力量,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街道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本着“文明节俭、群众满意”的原则,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一组”作用,有效遏制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群、村喇叭、宣传栏、版面标语等多种宣传媒介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评选活动,红眼川村的王保明荣获“吕梁市孝老爱亲文明户”称号,苏家村社区的张志强荣获“吕梁市助贫帮困文明户”称号。
众志成城抗疫情,临时支部显初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逆行中担使命,书写了抗击疫情的责任担当。在田家会辖区内设置了五里铺健康驿站,对红码、黄码、行程码带星号的人员进行了集中管控。设置了4个核酸检测点,成立了4个临时联合党支部,由经验丰富的包村包片领导担任党支部书记,统筹协调、调度管理村干部、医务人员,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