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答: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8.应急预案演练频次
答: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9.消防安全“一懂三会”是什么?
答:懂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逃生、会扑救初起火灾。
20.什么叫责任事故?
答: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21.什么叫非责任事故?
答: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的事故,或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故。
22.什么叫破坏事故?
答: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23.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能否按工伤事故处理?
答: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部门的调查,确认系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职工伤亡事故处理。
24.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什么?
答:企业全面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25.发生工伤事故的应急原则是?
答: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迅速报告有关部门。
26.各类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27.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重要环节。
28.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29.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提高广大职工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对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熟练掌握安全技术要求处理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