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6月2日电 (记者 周润健) 又是一年端午至。民俗学家表示,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蕴含着消灾避疫,追念先贤这样丰厚的文化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说,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菖蒲或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等,这些辟瘟保健的节俗至今仍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
先贤遗风在,千古知音存。屈原等爱国人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也激励着无数与他们血脉相同、志同道合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激荡起跨越千年的共鸣。
“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目中,可以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我们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同时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萧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