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我市审计机关发挥“两个作用”坚决扛起服务大局使命担当

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全市审计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市审计机关深刻领会新时期审计监督的内涵和外延,切实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和建设性作用,以高质量审计护航高质量发展。

按照市委审计委员会批准《2022年度全市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今年全市共安排审计项目9大类85项。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和进一步发挥好审计经济体检监督作用,全市审计机关围绕重点产业、乡村振兴、风险防控、民生社会事业等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揭示开发区发展、市场主体倍增、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促进政令畅通,推动深化改革,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财政风险防控情况、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深入开展财政财务审计,揭示重大专项资金征缴、分配、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财政支出改革提质增效,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维护财政安全。围绕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重大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等情况,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揭示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和规范用权。围绕民生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和民生资金高效使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光伏扶贫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专项审计等民生项目,揭示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行为和问题,促进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围绕政府投资和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规划推进、质量安全等情况,深入开展政府投资审计,摸清产业转型项目落地、工程进展、资金筹集使用等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背后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不断提高投资审计质效。围绕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重大投资决策合规性、风险防控等方面,深入开展金融和企业审计,揭示金融、国企等领域风险和问题,推动国资国企和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在此过程中,全市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强审计研究,在组织审计项目时,认真研究审计调查工作要求,通过审计调查,揭示问题和风险隐患,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出发,反向沿着“资金一项目一政策-政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分析和精准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通过审计报告、综合报告、审计专报、审计要情等反映被审计行业、领域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切实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提升一类工作。同时,立足完善治理,加强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精准分析,研究问题症结所在,深挖问题深层次原因,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确保审计建议切实可行,充分发挥出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为吕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