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功夫旗扇、双截棍、刀术、枪术齐上阵

离石区长治路小学百名“功夫少年”秀武艺

本报讯 (记者 王瑞) “哔、哔哔、哔……”伴随着老师的哨声,在“六一”前夕,离石区长治路小学学生齐聚学校操场。他们时而冲拳推掌、时而挥刀纵跳、时而歇步亮掌,娴熟有力的动作配合声如洪钟的“吼哈”之声,“功夫少年”的架势呼之欲出,“小武者”们身着各式练功服,手持各路“兵器”,拉开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武术展演活动。

“看,面面功夫旗,鲜艳如火,正如那交热的青春进发出生命的闪光……”随着二年级解说员清脆的讲解,率先登场的是二年级1班的50名“功夫少年”,他们摆臂挥旗、目光如炬、斗志激昂,围着操场摆好方阵,展示了是体育健儿的潇洒与激昂。

离石区长治路小学一直以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在教育教学之余,各种特色活动应运而生。在2019年,学校率先在二年级确定了“一班一品”的特色课程总思路,把武术传统文化纳入素质教育课程。根据武术器械的不同,13个班的孩子们人手一种器械,功夫旗扇、匕首、双截棍、刀术、枪术齐上阵,课堂上文质彬彬的孩子们在操场上瞬间化身“功夫少年”秀武艺。在学与玩中感受武术运动之美,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和品质。

提及学校的武术课程,分管体育教学的副校长李顺平说:“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他们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等弱点,校领导一直都在想,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综合教育。在我们看来,习武可以锻炼意志,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所以,我们就想着引进武术教学课程,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效果奇好,不仅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也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推动武术特色课程在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近年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改善校园环境、充实武术教学设备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聘用了两名武术专业协会的成员作为武术教师,在原有的体育课基层上,每周增加两节武术课,开设了两个武术社团,又将武术教育和大课间活动结合起来,带动全校师生强身健体,进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今,长治路小学已然是离石区开展传统武术特色课的小学中走在前列的学校”李顺平介绍说。

“从小我就对武术充满好奇,也喜欢看武侠片,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学到一些功夫,传承传统文化。”学生陈思彤说,进入学校后,学校开设的兴趣课程中,她毫不犹豫选修了武术。

“我最感兴趣的是武术课,我学习武术一年多了,还参加了学校的武术兴趣班,学习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增强了意志,通过学武,我也学会了坚强,还长高了不少。”在武术展演活动结束后,二年级学生张淑琴告诉记者。

离石区长治路小学于2013年由原离石区第三中学改建而成,相比其他城内小学该校建校时间短、名气小,但其坐落优越的位置,学源多,发展速度很快,经过近十年的磨砺,现已有3500多学生,71个教学班,是发展势头强劲的现代化小学,实力并不弱。校长梁海花介绍说:“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后,学校依托全员运动会、趣味体育课课练、阳光大课间素质操等学校体育发展工程,实现了全校师生体育运动全覆盖。在“一班一品”创建活动中,确立武术为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武术中培养以武健体、以武明智、以武树德、以武振魂的理念,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