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概述:该技术通过马铃薯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施肥、播种、中耕培土、除草、防治病虫害、收获等农艺措施和农业机械的有效配套,实现品种、栽培、机械和工艺的有效融合,推进农机与种、肥、药等因素的协调作用,使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每亩人工成本降低 200-300元,增产10%-20%,经济效益明显,是发展旱地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
2.技术要点:(1)选择二级以上的脱毒种薯,播前20天出窖,置于16℃-20℃的散射光暖房内催芽,芽长5毫米时切种备用。(2)土壤10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在7℃-8℃播种,选用链勺式双行马铃薯种植机播种,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等。(3)出苗顶土达到10%时第一次中耕,并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封垄前第二次中耕,垄高达到20厘米,中耕培土的同时追肥。(4)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综合防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在茎叶的80%枯黄时收获,收获前7天采用杀秧机杀秧,收获过程要避免机械损伤。
3.适宜区域:全省干旱或半干旱马铃薯种植地区。
4.注意事项:注意把握马铃薯播种、培土和打药的时间,适时播种、培土和打药是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播种密度。
5.技术推广单位:省种业发展中心
6.技术依托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