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柳林

柳林县金家庄镇北辛安村“一码通”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本报讯 乡村数字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三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金家庄镇北辛安村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作为一场硬仗来打,高质量完成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对此,北辛安村以“一码通”赋能清化收,实现了“清化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数字赋能,变“无序”为“有序”,让“清化收”工作规范化。北辛安村“一码通”的创建,源于“清化收”工作总结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一是群众与村委签订的书面合同,口头承认但找不到实质性的证据;二是村委留存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外包出租存根历经二三十年遗失后无据可查;三是村“两委”“三重一大”和村内重大事件留存痕迹太短太浅。为了改变找不到、寻不见、无证可查的“无序”局面,该村以“清化收”专项工作电子档案为抓手,从流程步骤、内容设置上进行规范,开启了探索数字化建设乡村的路径。程序上,严格按照“做好前期摸排工作且详细登记纸质版文本→和村民签订各种认定书,出具当时合同方面有力证明→对每一块地进行卫星图比拼,经专班组进行审核→对机动地、四荒地进行分类,以户为单位生成二维码”。内容上,电子档案设计四个板块:基本情况、确权情况、调查认定、承包情况,详实内容通过扫描文本资料,上传到生成的二维码系统和云存储空间,最终形成村委“清化收”工作记录系统和农户承包村集体资产资源记录系统。内容可以随时动态更新,群众扫码即可跟踪了解情况,实现了用二维码助力“清化收”,数字乡村“码”上做,打造了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的“智慧名片”。

掌上监督,变“共享”为“共治”,让“清化收”工作民主化。走进金家庄镇北辛安村党群服务中心档案室,你就会被文件柜里一百多本“清化收”的“一码通”电子档案所吸引。扫描电子档案封面上的二维码,就能快速精准获取该村的村情概况、“清化收”报表台账、影像资料和简报信息,还有包租四类土地的所有农户的基本情况、确权情况、调查认定、承包情况等详细信息都能做到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一码在手、信息全有”。电子档案的建立、“二维码”可视机制的运用,让“清化收”档案从纸上跃到网上,实现了一户一档云存储、建册归档网上查,有效提高了群众对“清化收”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实现了群众掌上自助监督、全过程监督、全天候监督。

云上安家,变“有形”为“有效”,让基层治理智慧化。“清化收”工作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北辛安村“清化收”智慧“一码通”的上线,打开了“互联网+乡村治理”的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以此为契机,金家庄镇将把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一码通”在全镇推广,实现专项工作“一码通”全覆盖,同时探索将乡镇、村的权责清单和任务清单、乡村干部负面清单、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事项及流程、网格化管理及运行模块等基层治理内容纳入“一码通”,全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的样板乡镇,让试点变成示范、让盆景变成风景,以点带面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示范引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王勇 张宏照 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