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深化速裁快审 推进诉调对接 强化监督管理

文水县法院延伸司法服务“护航”基层治理

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自文水先行先试,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以来,文水县人民法院坚持党建引领,以诉调对接为工作切入点着力点,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立工作专班,主动沟通协调,通过诉调对接、依法裁判、以案释法等方式,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打通了城乡治理最后“一公里”,助力文水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文水县人民法院在调查摸底、借鉴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向县委书面汇报《推进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实施意见》,从发挥法庭职能、实行法官驻点、深化人民调解、健全诉调对接等方面提出六点建议和意见。以诉调对接为切入点、契合点、发力点,促进人民法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主动融入党委政府构建的前端社会治理大格局,成立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专班,明确任务目标,压紧压实责任。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保障职能,深化速裁快审,挂牌成立调解速裁中心,组建调解速裁团队,与立案庭、三个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接,按照“诉前调解+司法确认+速裁”的运行模式,实行三级分流“调解+类案分流,立案+简案分流,繁案+类案分流”,形成“分流标准化、转办流程化、送达便捷化、庭审实质化、文书简易化”的工作机制,让法庭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诉源治理工作,投入到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中,更好地推进了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率先在12个乡镇设立法官诉调对接室,6个人民法庭的10名法官与辖区各乡镇的调解员进行对接, 依托法官诉调对接工作室和联络点,推进人民法庭“三进”,现场进行法律解答,提供咨询指导。立案庭和法庭联动针对涉村委案件优先以非诉讼方式进行化解。

积极争取辖区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各村支两委等的支持、协助和推动,与司法所、派出所、土地所等部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司法确认方便群众快速解决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节约诉讼成本的优势,在涉及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的纠纷中,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诉前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免费、高效、便捷解决纠纷。同时,该院强化“清化收”案件监管,将涉农村土地纠纷案件全部列为“四类案件”进行重点监督,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实现对案件从诉前调解指导、立案阶段标注、审判执行阶段重点监督的全流程监管,确保“清化收”案件妥善得到处理。积极落实“八五”普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民法典宣传月”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巡回审理、法律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肃纪、以案促改,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力量。积极发挥司法建议预警、提示、指导作用,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此外,该院还对助力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及时总结,通过官微发布涉及土地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以及经验做法11篇,加强普法宣传效果,为“清化收”工作有序开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