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必须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 温倩

市审计局在审计中发现大量财政预算指标下达迟缓,各级财政部门在贯彻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运行新机制中,思想认识不深、贯彻力度不够,在制度上没有将一体化管理的财政预算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审计提出问题后,各级财政部门对各项资金拨付流程、拨付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预算指标已全部按照规定时间下达,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具体做法是:

一是提高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重要性的认识。

1.正视问题,直面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财政服务为民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切实加强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主动、行动自觉,高质量推动财政利民、为民、便民服务水平的提升。

2.直面问题,提升效能。要把预算执行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抓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以更大决心更大力气,打通堵点,突破盲区,加快预算指标下达和提升资金拨付效率。

二是高效快捷拨付财政专项资金。

按照“规范、简化、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审批流程,精简财政资金拨付环节,切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力保障各县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1.全力保障中央、省、市安排下达的惠企利民专项资金,确保专项资金审批快、下达早,拨付及时,早见效益,实现涉企财政奖励资金申报“最多跑一次”。

2.按照一体化规范要求,在财政一体化系统中科学设置审批流程,实现全电子化办公。限时当日办结,变人跑为数据跑,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

3.落实首办负责制,做好财政部门内部协调配合。落实“一次性告知”责任,避免服务对象“多头跑、重复跑、反复提供资料”。

三是增强财政部门服务意识。

1.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确保预算管理程序规范、责任明确、权利透明、便捷高效,真正惠企利民。

2.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解决好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履职担当不够等问题,从而实现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干部形象和群众满意度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