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主动作为稳就业 戮力同心保民生

——专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智平

□ 本报记者 张文慧

近日,中央、省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稳住经济基本盘。吕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顶格落实中央确定的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省政府确定的7方面46条举措,有力应对困难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生计,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本报记者就人社部门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稳增长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保民生方面的情况专访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智平。

记者: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您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

刘智平: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疫情多发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一是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二是部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就业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限。三是“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同时存在,就业困难问题突出。四是部分行业企业拖欠工资、欠缴社保费等问题有所抬头,发生规模性失业和劳动纠纷的风险上升。人社部门作为全市就业工作牵头部门,密切跟踪形势变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就业目标顺利实现。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完成2186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349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147人,农民工务工就业完成678110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630人。拟对912户企业进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返还金额5971万元,惠及职工127540人。对621户企业实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惠及职工99369人,降费3856万元。对1071户企业实施缓交社会保险费,惠及职工58250人,预计缓交3385万元。为1663人发放失业保险职业技能补贴225.7万元,为1031人发放失业补助金527万元。总体上看,当前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

记者:我市当前和下一阶段稳就业政策有哪些?

刘智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6月6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吕梁市稳就业措施》,从七个方面对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一是强化政策支撑,促进企业减负稳岗;二是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拓展就业岗位;三是加大分类施策,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四是推动提质增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五是创新方式方法,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六是化解突出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七是强化组织保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全文制定了落实助企纾困扶持措施、培育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加大就业服务机构保障力度、积极维护就业权益等20条硬招实招。下一阶段我们将指导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创新执行方式,主动识别政策对象,强化督查督导考核,对涉及人社部门的工作推进情况实行双周统计调度,全力推动稳就业20条政策落地落实、严格兑现。

记者:稳经济就是稳发展、稳大局,当前正处于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人社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稳经济稳增长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保民生?

刘智平:人社部门在稳经济大盘这个大局面前,抢抓时间,靠前发力,打好6个方面的稳岗就业组合拳。一是最大范围实施社保费缓缴。扩大阶段性社保费缓缴范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实施缓交政策。二是最高标准支持企业稳岗减负。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中小微企业、大型企业返还比例分别由60%和30%,提高至90%和50%。三是最大程度扩岗促就业。打造就业特色小镇,近1年内带动就业500人以上的,从市财政专项资金中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四是最强力度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对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帮扶车间,给予每人1500元的一次性补贴。五是最大努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在确保失业保险基本待遇发放基础上,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及时发放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六是最优服务开展促进就业行动。就业服务队工作下沉,全面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开展养老保险宣传月活动。今年至少发展1家公益性质零工市场,对当年建成的从市财政专项资金中给予每个一次性50万元的奖励。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顶格、精准抓好政策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力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稳经济提供更扎实的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