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基同步,提供均等服务,全面配套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对标安置点“五通六有”标准要求,全县18个集中安置点均达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网络的“五通”标准,并配套有活动场所、垃圾收运点、污水处理设施。
紧扣“稳得住”的问题,突出党建引领,完善后续服务,强化社区治理。在18个安置点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支部委员会、社区,配备了便民服务窗口、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所、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等相关配套机构。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完成率达70%,并配备网格员、楼长等管理员。对全县社区“万能章”进行专项整治,严格规范社区印章使用管理。同时,出台了《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办法》,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新设立移民安置社区党组织18个,已完成健全党组织班子、落实阵地建设、完善基本信息、制定规章制度等基础工作。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