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小事”不小 群众叫好

——说说离石区“三件民生实事”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今年年初,离石区委决定在农村修建理发室、洗浴室、洗衣间,解决农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理发、洗澡、洗衣等实际问题。这算不上什么大事。

目前,全区105个行政村已全部建设理发室、洗浴室、洗衣间,惠及农村群众上万人。

这样看来,这件“小事”不能算小。

记者发现,在今年3月27日,离石区委书记廉海平专程来到信义镇,对区委确定实施的“三件民生实事”进行过一次现场督导检查。在新三湾村、康家岭村、归化村,廉海平实地了解群众需求,现场检查“理发室、洗澡间、洗衣间”设施配备情况,服务开展情况。

廉海平现场要求村镇干部要切实把这“三件民生实事”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以三件小事为切口,全力帮助农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升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增加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6月16日一大早,理发师高飞早早来到枣林乡山底沟村便民服务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就是本村的,以前干过理发,村里有很多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利索,村委找到我,希望我能打理理发室。我想着能够用自己的手艺为村里的人做点事,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最先来到理发室的是70多岁的刘茂兵老人。高飞把围布给老人围好,只见一手拿着剃刀,一手拿着一把梳子,动作看似地道,但显得没有那么娴熟。“刘大爷,你想剪什么发型?”“推着凉快就行,我还图什么好看咧!”

“以前村里的大爷大叔们一年也就理发五六次,现在可好了,基本上一个月一次不成问题。”高飞介绍说,“理发室从建成到面向村民开放后,村委院里经常是人来人往,人气爆棚,许多出村不方便的老人都经常来这里剪发。”

不一会工夫,刘茂兵就起身清理碎发,他对着镜子乐呵呵地说道:“如今的生活太好了,村里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场所,在这里可以免费理发、洗澡,村委会还给大家配备了洗衣机,可以免费洗衣服,这些小事确实办到了俺们心上了。”

李亚平是山底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每次村民要来理发、洗澡、洗衣服,少不了他的帮忙。他说,“像山底沟这样的小村子,确实存在着老人‘洗澡理发难’的问题,便民服务室的建成方便了老年人,让他们享受到了免费的洗澡、理发洗衣服务,我真替老人们开心!”

随后记者来到了村里的洗澡室、洗衣间,看着虽然显得简陋点,但是热水器、集成浴霸、花洒、储物柜、沐浴露、洗发膏、吹风机、防滑垫、拖鞋等一应俱全。

而信义镇小神头村的洗衣间就显得高档些,洗衣机用的是全自动的,整个洗衣间看上去也显得宽大些。

“我腿脚不太方便,每次有脏衣服、床单、被罩,都是村里的志愿者上门取,等第二天就干干净净地送回来了。”刚拿到干净衣服的胡金环老人拽着记者的衣襟一股劲地夸村里的洗衣间。

小神头村的洗衣间就设在村委会院子里,洗衣间门口的服务指南明确写到:凡是村里的人有洗衣需求的,可以自己到村委洗衣服,对于活动不便、独居的老人,村里的五保户,村里成立了志愿者小分队定期帮助他们上门取衣、洗衣、晾衣、送衣,实行一条龙服务。

小神头支部书记牛彦军介绍说,村里一共招募了10多名志愿者工作人员,专门设立了洗衣间,帮助老人洗衣,无论刮风下雨,尽心解决老年人洗、晾衣服困难。洗衣间的投入使用不仅方便了老人们的生活,更让老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都是烧水洗澡,现在方便了,也可以和大城市一样沐浴了!”“真是太方便了,我现在一周过来二三趟。区里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坦。”说起村里新设的公共浴室,吴城镇兔坪村的村民们都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

兔坪村常住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50多个,村支部书记乔兵介绍说,“这些老人很可能一年也洗不上一次澡。有些爱干净的老人,夏天只能在家泡个冷水澡,到了冬天就不方便了,条件不允许,只能干瞪眼。”

一整天的时间,走了三四个村,但是一项数据更让记者动心: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离石区全区105个行政村都修建了公共浴室、理发室、洗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