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杨应平
盛夏七月,作为廉吏故里、康养胜地的方山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在匆忙的二日游后,结合当地文旅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破题方案和创新路径。这批特殊的客人是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专家团队。这也是方山县以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牵引,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缩影。
7月7日至7月9日,三天时间,联盟专家团队一行9人先后深入该县中华传统古村落张家塔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上村和前东旺坪村,省级湿地公园梅洞沟,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左国城遗址、于成龙故居,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等景区景点,实地参观、详细了解、切身体验,对方山文旅资源、景区景点和在建文旅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感知。
感受别具一格的奇特景观,提出具体可行的发展建议。8日下午和9日上午的两场洽商座谈会,联盟专家团队给出了高位推动方山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观点看法以及创新思维和选择路径。他们认为,文化朝圣和自然风光是北武当山景区拉量级的显著优势,景区需要在登山的过程中,具体的节点上赋能新的内容,增设更多体验。张家塔民居的保护开发应围绕洞天福地做深文化文章,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旅游景区到旅行目的地的转变;民居到民宿的转变;村民到演员的转变;文化到文创的转变。梅洞沟湿地公园要在充分尊重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打造以场景为核心的逃离都市的一个瑞士大风光,成为两小时城市人生活圈的露营打卡地和高端接待的养生宝地……
联盟专家团队建议,方山整体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精准主题定位,理顺机制体制,政企同向发力。要坚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媒体”五位一体的理念,形成“文态+业态+形态+生态”四态合一,“谋划+策划+计划+规划”四划合一的新业势,创新驱动,多位推动,构建政、产、学、研、经、户为一体的新型文旅产业新格局,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要素向商、养、学、闲、亲、奇现代旅游需求的转变,以品牌化的概念来提升示范区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推进方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背景资料】:方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自2019年12月批复设立以来,充分发挥示范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位列全省8个示范区优秀等次。然而,如何推进示范区提档升级,真正做实做大做强做活方山文旅产业,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方山县委、县政府,方山示范区始终没有停步,一直探究追寻,扭住顶层设计不放松,谋划高位推动不松劲,先后邀请国内多家专家团队前来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多次外出考察参观学习,力取真经,旨在谋定而后动,笃定而前行,早日实现旅游兴业、生态富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