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惠爱宏) 今年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工业发展盛行及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当前重工轻农,农民队伍出现断层现象,尤其是遭受国际国内疫情、战争影响,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粮食价格多年稳定不涨的因素,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此,石楼县农业局着力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
该局一是改变以农补工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实行以工补农的政策,稳定农资价格,提高粮食市场价格,稳定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实行农资企业市场流通、统一利润、统一价格,采取国家管控和补贴办法,确保农民利益稳定,收入可观。
二是解决“米袋子”和“菜篮子”争地问题,其中有关于经济林与米袋子和菜篮子争地的问题。由于市场调控,各级政府对农业发展思维定势严重利益化、政绩化,忽视了粮食生产的长远目标,出现了区域性经济林盲目发展造成生产过剩,实行农业生产计划经济,因地制宜,区域化生产,既对粮、畜、蛋、果、奶、菜采取科学合理的区域化、定量化生产,这样既保障市场供应,又能稳定农民收入,同时可有计划调配。
三是实行集体经济,大力推行农业生产全程托管。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和发展,为了解决农民老龄化、土地荒芜化问题,采取农业生产区域化、集体化作业生产,既能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同时解决农民老龄化问题及区域和规模化生产问题,采取集体化生产和第三方农业生产托管在该县已经试行开始,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