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县域·汾阳

青皮核桃销路畅 果农增收有保障

□ 贾晓瑜 李晓晶

俗话说,秋后的核桃一满仁。今年,汾阳的核桃迎来大丰收,刚下树的早熟品种“礼品二号”青皮核桃就被收购一空,作为汾阳的一张名片远销外地,小小核桃有了新销路,成了“致富果”,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

初秋时节,汾州大地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枝繁叶茂,放眼望去,千枝绽绿,一株株核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核桃圆润饱满,长势喜人。见到栗家庄村种植户李鹏飞的时候,他正和家人们在地里打核桃,这块地一打完,核桃一卖,基本上今年来源于核桃的这份收入也就稳稳入账了。

近年来,为了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广大果农在政府引导下通过高接换优,将部分核桃品种进行了改良。李鹏飞家也不例外,将大部分核桃树改良成了“礼品二号”,“礼品二号”皮薄个大仁饱满,而且与其他品种相比,早成熟一个月,因此具有价格高、市场广等优势。核桃种植户李鹏飞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平均每户按10亩核桃地来算的话,一亩核桃地的产量是1500—2000斤不等,按今年一斤青皮核桃的价格是2到2.15元,那么亩产就是3000—4000多元,十亩地可以创收3到4万余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核桃种植户们不需要经过繁琐的褪皮、晾晒、去壳、加工后再盼着卖个好价钱了,早在一个月前,大家就已经按照收购商的收购标准,开始手摘核桃进行售卖,这样的销售模式,虽然“战线”拉长了,但劳动强度减少了,价格也上去了。

汾阳市是闻名全国的“汾州核桃”主产区,有2000余年种植历史,素有“中国汾州核桃之乡”之称。核桃种植分布在全市10个镇、180个村,面积达42万多亩,年产量达2万余吨,是核桃种植大市、产量大市、加工大市。今年,李鹏飞和种植户们卖核桃的底气,不仅来自于汾州核桃的优良品质,也源于村里的收购商与西安、兰州等地的客商建立起的诚信合作关系。

近年来,汾阳市围绕核桃产业“增量、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积极打造“汾州核桃甲天下”产业战略高地,高位推进核桃富民工程,核桃经济林产业成为最具地方特色和潜力的产业。同时,积极采用高接换优等方式培育、改良品种,不断强化管理、注重示范引领,已初步形成“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市场联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牵农户”的核桃产业化格局,核桃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