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市中级人民法院中秋佳节走进结对帮扶乡镇临县青凉寺乡

走访慰问暖人心 “法爱同行”促振兴

图为模拟法庭现场。李耀文 摄

本报讯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9月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同驻乡工作队干部一起来到结对帮扶乡镇临县青凉寺乡开展了有深度、有广度、有精度、有温度的“送法进校园”走访慰问系列活动。

一是送来开学“法治第一课”。为加强农村学校法治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增强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在临县清凉寺乡寄宿制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开学“法治第一课”。该院刑一庭法官助理郝雅月以“远离犯罪 保护自己”为主题,结合侵害未成年人的主要犯罪类型,讲解防止学生欺凌、防范性侵害的法律知识,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全面、直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二是零距离模拟法庭。“请全体人员肃静,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响,一场由小学学生现场演绎的模拟庭审开始了。现场,14名小学生分别穿上法袍、检察官制服、法警服、律师袍,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按照规范的庭审程序审理了一场“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学生们严格按照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诉讼程序进行,整个庭审过程庄严肃穆,紧张有序。模拟法庭结束后,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袁子捷亲切地与学生互动,勉励大家要好好学习,问到大家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孩子们纷纷表示,“长大了也要当法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不当被告人”。学校老师也表示,通过此次模拟法庭的法治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了法律法规和司法程序,收获满满,更加增强了学生们学好相关法律知识,做知法、守法、用法小公民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法治座谈促成长。模拟法庭结束后,该院同青凉寺乡寄宿制小学校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法治座谈会。座谈会上,学校校长郭云清激动地说:“吕梁中院的这次义务送法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内容详实,新颖独特,受感动,受触动,是一场接地气,冒热气、饱含着关怀关爱的法治教材,模拟法庭+法治课堂,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们一生受益,也许还能改变孩子的命运,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实事。”表示,送法进校园、进课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也是市中院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不断增强学校师生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自觉性,营造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吕梁中院将与学校常态化开展普法、送法活动,不定期深入学校与师生开展面对面交流,精心准备、精准备课、精细授课,坚持以案例释法律,做到内容精彩丰富、语言生动活泼、讲解深入浅出,进一步拓展普法、送法的深度、广度、精度和温度。座谈会后,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全校29名小学生送上了“助学大礼包”,勉励学生自强不息、坚定信念、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四是中秋慰问暖人心。为了让青凉寺乡困难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传统佳节,他们分别深入青凉寺乡青凉寺村三类户刘务平、郭生平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所思所盼,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健康情况及收入等情况,鼓励他们积极生活,发展生产,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品。吕梁中院驻乡工作队共为青凉寺乡117户“三类户”送去117箱月饼、红枣罐头,送上中秋祝福。五是情系驻乡工作队。袁子捷代表吕梁中院党组,看望了奋斗在基层一线的驻乡工作队,为他们送上了暖心慰问品,并要求工作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明确职责、找准定位、抓住重点、见到实效;积极协助乡党委政府踏实做好巩固衔接工作,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守好防规模性返贫底线。 (闫亦春 冯睿宇 郝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