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宽领域、多层次、全覆盖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近日,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卫海文就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方面的情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着重念好“保、增、优、治、守”五字诀,推动全市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规划局围绕保经济发展靠前发力、精准施策,在“保”上出实招,不断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科学划定了“三区三线”,并初步确定水利、交通等领域项目共计约117平方公里占地指标。1-7月份全市共批准建设用地473.77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416.83公顷,同比增长7.5%,供应土地148宗、180.38公顷,出让38宗、85.09公顷,收缴价款8.48亿元,市本级供应6宗、7.96公顷,收缴价款1.13亿元。
“为注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我们全力在‘增’上做文章。一方面是抓好煤炭资源稳产保供,今年以来共摸底54宗接续配置煤炭资源区块,已经上报32宗,预计可新增产能1040万吨/年;先后为8座矿井办理采矿权新立登记,共释放先进产能5380万吨。”卫海平说,“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天然气增储,今年预计可新增备案储量约240亿立方,批复煤层气企业临时用地75宗,总面积58.76公顷。”
创新服务举措,优化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提升自然资源服务效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优”上力求突破。卫海平说,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成效显著,21.92万套任务已于4月中旬完成首次登记,实现“应登尽登”,办理转移登记21.43万套,实现“愿登尽登”;积极推动“标准地”向生产性服务项目延伸,今年出让5宗、414.81亩,收缴价款1.09亿元;消化批而未供土地998.83亩,处置闲置土地1616.7亩,闲置土地处置已完成全年任务的1.9倍;依托“三级联办”系统,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234件(次),全部按时办结。
“第四个字便是‘治’,在‘治’上见担当。我们首先是加快推进控新治旧,主动向中心城区多年来形成的违建项目顽瘴痼疾出击,打响我市撤地设市以来大规模集中拆除违建的‘第一枪’。还建立了全市耕地‘非农化’集中整治工作群每日通报调度,推动了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和土地卫片执法整改。”卫海平说。在打非治违方面,今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出动排查人员1.18万人次、车辆2827车次,累计排查矿点465个、企业319户。组建的市级指挥中心,上半年接收线索229件,结案204件。
谈起如何在助力稳增长的同时牢牢守住自然资源红线底线?卫海平说:“我们在‘守’上下了大功夫。为守住耕地红线,市、县、乡、村四级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很好的完成了年度耕地保护任务。明确全年任务2.155万亩,今年报备入库占补平衡项目33个,新增占补平衡指标6864.68亩,新增粮食产能237.23万公斤。另外,安全是我们全力坚守的另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为此,我们开展冻融期、汛期地质灾害排查,安装了342处普适性监测预警设备,争取部、省8名专家长驻我市指导工作,派出10个督导组深入各县开展督导。我市连续3年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今年成功处置石楼县滑坡地质灾害,相关做法受到省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