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厚植“匠才”沃土 筑牢发展之基

——我市全面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作综述

图为职业技能中式烹调选手比赛中。 记者 刘亮亮 摄

在吕梁市好大姐职业培训学校,学员正在接受新生儿护理培训。 记者 刘亮亮 摄

□ 本报记者 刘丽霞

时代呼唤大国工匠,技能成就美好未来。2018年以来,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的重要部署,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持证就业工作,以吕梁山护工为牵引,统筹推进培训、持证、就业重点工作,着力构建“技能培训、政策支撑、劳务市场、信息管理”四大体系,努力让更多劳动者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

2021年以来,我市将技能社会建设作为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增收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列入全市12个改革发展重点课题,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在全市劳动者中不断掀起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潮,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耕人才沃土 涵养良好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多次专题研究,以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为龙头,持续推进多种实用技能培训。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在手上,多次深入职业院校调研指导培训工作,积极推介吕梁劳务品牌,亲自欢送每批外出就业的吕梁山护工,树立了大抓专业技能培训、加快技能社会建设的鲜明导向,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把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放在重要位置,积极部署、努力推动。2021年2月,我市成立了“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忠为组长,市人社局、市发改委等23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市人社局为了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别成立调度组、培训组、申领组、取证组、宣传组,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一体化领导体系,各县(市、区)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参与、各县(市、区)实施”的工作格局。

2018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吕梁市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吕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吕梁市建档立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持证就业工作规划(2021—2025年)》《吕梁新发展阶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推进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三转五化”实施方案》等各类指导性文件……这些政策、方案和办法的制定出台,为我市“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树起了技能成才的“指挥棒”和“风向标”,逐步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搭建交流平台 突出技能比拼

“我很荣幸获得了‘吕梁技术状元’荣誉称号,这次比赛为‘三农’领域营造了人人崇尚技能、追求技能、发挥技能的良好氛围,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今后我将带领更多年轻人加入无人植保机行业,为吕梁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第二届吕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无人植保机工种参赛选手李存宇表示。李存宇来自柳林县,他接触无人机植保行业仅两年时间,从刚开始的笨拙起降,日作业量只有50亩左右,到现在复杂地形游刃有余,日作业量可达800亩,他和一群热爱无人机的同伴共同成立了“农友植保无人机飞防联盟”,在外出作业遇到年龄较大的农民时,会免费为他们提供喷洒服务。这次比赛获奖既是对他个人专业技能的肯定,更是对他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鼓励。

李存宇的故事仅仅是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良好技能生态的一个缩影。来自中阳代表队美容工种的大四学生曹雅婷,通过这次比赛更坚定了技能创业、追逐梦想的信念和决心。既是吕梁高级技工学校的一名教师,又是这次职业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吕梁技术状元”的获得者白荣芳参加比赛后对吕梁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来自吕梁高级技工学校还有一年毕业的李成田在比赛中获奖后,实习单位大土河给他涨了工资,并发出了工作邀约……

以赛促学强技能,以学促用砺精兵。2019年至2021年,我市连续参加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三年内共12人获一等奖,17人获二等奖,65人获三等奖,推荐认定技师39人、高级工34人。连续两年开展吕梁市职业技能大赛,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引导带动和支持更多青年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之路。2020年举办了首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全市541名选手参加20多个项目类别的竞赛,通过竞赛促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产生一等奖42人,二等奖84人,三等奖113人,推荐认定技师4人、高级工33人。2021年举办了以“技能强市、匠心筑梦”为主题的第二届吕梁市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共740名选手参加了8大类33个项目(工种)的竞赛,角逐出一等奖70名、二等奖130名、三等奖153名,推荐认定技师31名。2021年10月15日,我市举行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颁奖大会,为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吕梁技术状元”“吕梁技术能手”和获奖集体颁奖,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护工品牌

“我现在工作稳定,收入还比以前高,不仅增长了见识,还依靠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改善了家庭条件,这是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周秋爱是交城县水峪贯镇大足底村人。之前,周秋爱因没有技术和文化,只能凭借老公打零工维持家里的生活,由于收入少,孩子上学,又有老人需赡养,家里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8年,周秋爱了解到参加县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技能培训不仅能学到技术,还能推荐就业找到工作,她报名参加了医疗护理技能培训班,培训结束后,2019年周秋爱去了上海做护理陪护工作,月收入有5000元,2020年周秋爱在阳泉医院、太原中医院等各大医院进行陪护,走上了依靠技能谋生的路子。

优质的服务不仅是家政行业的“敲门砖”,更是检验品牌的“试金石”。2021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市委新发展阶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的战略部署,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师资力量、提升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跟进政策保障、规范行业标准、完善信用体系、提质服务品牌”十个方面持续发力,为“诚信、勤劳、专业”的“吕梁山护工”品牌赋能,帮助解决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训42期吕梁山护工81195人,实现就业44408人,就业范围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十余个省和二十多个城市,并与全国330家家政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如何更好地把“劳务品牌”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就业名片”?我市坚持将技能培训与乡村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一县一品牌,县县有特色”的培训模式,努力拓宽群众就业致富路。离石区深挖“吕梁山护工”品牌潜力,打造“离石康养师”劳务品牌,开设培训专班,对参训过的贫困劳动力优先安排到当地敬老院、康养中心和城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石楼县积极打造“福海厨工”劳务品牌,在青岛市建立服务联络站,把技能提升培训班办到青岛,打造出黄河岸边的“青岛村”。兴县创建了“兴县焊工”“兴县铁服”“京东方员工”“蔡家崖管家”等自主品牌,与太原铁路公安局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单位,订单培训“兴县铁服”。汾阳市不断提升“汾阳厨艺”品牌知名度,建立厨师培育基地,强化专业厨师培养……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约50余万人。

此外,优化培训内容,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工匠精神、吕梁精神等内容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加强培训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企业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安全培训、政策培训等,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有关政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适应能力;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符合本地特色的现代农艺、旅游服务、食物加工等方面培训,授之以渔,促进学以致用。同时,丰富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将理论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培训方式相结合,全方位提高劳动者技能操作水平。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一支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是顶层设计的持续推进还是平台建设的有力支撑,无论是授之以渔的特色技能培训,还是打造有口皆碑的护工品牌,都有力推动了我市“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构建,形成了技能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努力厚植技能人才沃土,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全面书写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