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民主与法治·43期

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 田文军

近年来,石楼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履行职责,创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以生动实践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坚持得越好,人民当家作主就实现得越充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越能得到彰显。近年来,石楼县人大常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县委中心工作来定位、谋划和推进,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形成每年召开常委会议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作工作情况汇报、常态化研究人大工作的重要事项、常态化给人大提要求交任务的党委领导人大工作新机制。对新时代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全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了政治保证。

二、坚持依法履职,夯实深厚民意基础

石楼县人大常委会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监督工作格局,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制定《石楼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流程》,由县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和县人民政府一名副县长分别成立工作组协同推进。加强基层法治联系点建设,探索建立基层法治监督服务基地,新增基层立法联系点4个,收集法治建议300多条。坚持人民群众对执法检查等全过程参与,建立完善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公开意见建议征集、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专题论证、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等形式,深入倾听各方意见建议,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三、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高标准建设代表联络站。把67个村级人大代表工作室、1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民主协商的平台、人大工作的窗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教育的学校。形成了以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基础、以专业代表联络站等各种经济组织代表联络站为延伸的代表履职平台的网格化、全覆盖布局。搭建便利高效的信息化履职平台。持续推动人大议题和履职双“下沉”,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2021年实现四级人大代表进站进室666人次,接待群众131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64件,办结354件。解决了有机谷子销售难问题等一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更加充分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优越性。特别是在移民社区石楼小镇创新设置联络站,“零门槛”实现了联系选民“全覆盖”。开放接待原来分散在全县9个乡镇,231个自然村的移民群众,反映他们原来居住村的各种情况。拓展提升代表和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为代表履职提供简便高效服务,使代表履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使收集反映民意民愿与代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联络站“不打烊”式运行,实现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常态化和人大依法监督的高效性。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石楼县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石楼人大工作,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贯彻体现到人大各项工作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石楼实践,更好地担当起新时代赋予人大工作的职责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