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历史的时针指向又一个重要时刻——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开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即将揭开新的一页。
此时此刻,“晋绥首府.红色兴县”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忠诚担当和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当好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要以只争朝夕和感恩奋进的姿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创造更加美好生活,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扬鞭策马征程急,放眼神州气象新。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10年,革命老区、发展新区的兴县30万英雄儿女有一种共同感受: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壮大,转型发展态势强劲,生态文明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茶山为铭,黄河作证。2017年6月21日是兴县历史上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革命老区兴县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一次视察山西第一站就来到兴县,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接见晋绥老战士,总书记深情表白:“吕梁我是第一次来,我心里向往着根据地,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抛头颅、洒鲜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铸就了伟大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努力奋斗!”
殷殷嘱托话,浓浓关怀情。总书记和蔼的形象、温暖的话语、真挚的感情,给老区人民带来了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全县上下倍感振奋、倍感荣光、备受鼓舞!
5年来,兴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全面小康梦想成真;从城郊到农村一个个崭新的移民社区、一幢幢靓丽的移民新村成为新时代的最好见证,全长85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建成通车,工业大道全线贯通,新区道路西延工程、瓦裴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20公里;火车开到家门口,公交实现全免费,教育、医疗大跨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兴县有了全省一流的初级中学,建成拥有600支床位的一流大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兴县分院;蔚汾公园、南山公园、双拥公园对外开放,棚改工程接二连三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最强引擎。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省级开发区,煤炭产能达到2690万吨以上,200万吨氧化铝、50万吨电解铝项目全部投产,包头一禾等铝材加工项目建成投产;2022年3月24日,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航宇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兴县在转型发展蹚新路上取得新进展;静兴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指日可待;位于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紧邻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我市重点红色文化工程、全国一流的干部教育延伸教学基地——晋绥干部学院计日程功……
一项项的惠民政策、一件件的惠民实事,承载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了现实,印证着91岁的晋绥老战士刘丙涛老人质朴的心声“有您的英明领导,是全国人民的福气!”。
“感恩新时代、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成为老区人民最“爆棚”的心声。
民生改善 共享幸福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走进兴县新城家园社区,一座座新建的居民住宅白墙灰瓦、错落有致,小区院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社区党建中心、文化广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健身公园等一应俱全,居民们有的锻炼健身、有的打牌娱乐,有的享受天伦之乐,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幸福祥和的新时代生活画卷。
32岁的王永东,是赵家坪乡嫣头村人,这里由于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好多年轻人因此无法娶到媳妇,而被迫远走他乡。
2018年,王永东搬到了位于县城的新城家园社区,分得一套67平方米的住房。“摇身一变”为“有新房有奔头”的一族,“华丽转身”的条件,立马赢得了怀仁姑娘冯叶妮的芳心,缘定终生喜结连理。
“是易地搬迁的好政策成全了我,党和政府才是我的‘红娘’啊!”说起双喜临门的感受,王永东至今乐得合不拢嘴。
66岁的张迎全,七年前还是奥家湾乡孙家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移民政策实施后,他花了1万元就搬到新城家园社区,就住进崭新的楼房里。
看着小区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的景象,老张感慨道:“我这辈子真值了,赶上了好时代,做梦都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来到县城住上楼房。现在我们上楼住新房,下楼把活干,都是共产党给咱老百姓造的福哇!”
做梦也想不到幸福似天降的,何止老张一个。身体残疾的奥家湾大树嫣的张连平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不仅住上了新楼房,而且还被安排到兴县综合执法局,当上了执法协管员。
由农民一下摇身变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他,每天穿着笔挺的制服穿梭往来在大街小巷,出人头地的“感觉油然而生”精气神瞬间“爆棚”,张连平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我要全心全意努力工作,用行动感恩新时代、感谢共产党!”
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在兴县不胜枚举,他们共同见证着兴县10年来的新变化、新发展,体现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变化轨迹,反映着兴县县委、县政府笃行不怠踔厉奋发的坚实步伐。
兴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山西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域,也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由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走向了全民小康,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大发展,书写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时代华章,经济强、生态美、环境好、百姓富的壮丽图景正在壮丽舒展,成了三晋大地上正在崛起的“耀眼明珠”。
转型跨越 勇立潮头
6月8日,在兴县经济开发区投产不久的宇航新材料智能生产车间,一台台无噪声设备整齐列装,带有激光发射器的3D打印装置在固定轨道上往复运动,伴随着机械臂的灵活操作和打印喷头的吱吱声,模型切片、构建基底、添加粉末等程序一气呵成,一件3D打印的宇航级产品模具便在“一盘散沙”的颗粒中诞生。
6月30日,占地约110亩,集物流中转、物流信息共享、物流交易结算、快递零担物流、农副产品集散分拨中心、城乡高效配送、防疫消杀、大型停车场、司机之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分拨中心——山西交控集团兴县东物流分拨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7月8日,兴县经开区举行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10亿余元的铝大师高端铝基新材料、自主驾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招商产业园等3个重点项目成功落地兴县。这也是兴县深入贯彻省市“三个一批”相关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
……
金秋时节,走进兴县,目之所及是硕果累累,扑面而来是红色气息。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这块历经沧桑的红色热土,在钢架林立与焊花飞溅之间,正在成为一方蒸蒸日上的产业高地、创新乐土。
翻开2012年至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观展示出兴县十年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轨迹。
201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4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1.1亿元,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收入25.3亿元,增长47.1%;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47.3%。以财政总收入衡量,全县经济总量晋升到全市第五位。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大关,增长8.7%,总量排名全市第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亿元,增长7.1%,总量排名全市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增长39.9%,总量排名全市第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705元、7011元,增长8%、11.8%,增速均排全市第三。兴县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兴县利民数码科技公司是兴县个体工商户奥利民于2011年投资20万元注册成立的一家以经验手机、电脑的小型科技公司,刚开始的门店不足20平方米,年收入不足10万元,如今,10年间门店已扩展到了60多平方米,经营的产品比以前更加丰富,质量、数量进一步提高,营业额达到了200多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奥利民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范围和门市面积。2022年还在省城太原买了房子,真正踏入了兴县有钱人的行列,说起兴县的变化,奥利民感慨万千“真是没想到”。
城乡巨变 大地飞歌
如今,当你驱车进入兴县县城,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一幢幢崭新靓丽的高楼、一个个优雅宜人的住宅小区、一处处功能齐全的便民场所、一座座百花争艳绿树成荫的公园,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极目可见。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竞放,整个县城犹如琼楼玉宇,美轮美奂;漫步城市广场,休闲的市民随着动感的节奏翩翩起舞,翻腾起欢乐的海洋……“晋绥首府 红色兴县”这座具有灿烂文化、光辉历史的县城,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彰显着生态、宜居的魅力,向世人呈现出整洁靓丽的风姿,展现出鲜活秀美的风采。
年届古稀犹矍铄,时逢盛世更精神。兴县夕阳红老年秧歌协会的马玉明,是土生土长的兴县人,一直爱好文艺的他每天都要带着协会的老年人在兴县的操场上传承秧歌文化、锻炼健康体魄,已经80岁高龄的他如今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老马说,10年前,兴县最大的活动场所就是位于县城中心的操场,但由于地面没有硬化,人们一活动就是“一泡黄尘”。现在铺设了塑胶跑道,安装了照明灯,白天晚上都能活动,人们的健身活动也是丰富多彩,老年人扭秧歌、打太极、打门球,年轻人跳广场舞、K歌、打球……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的快乐感、幸福感在这里尽情释放。
2018年6月21日,兴县历史上第一列客运列车从蔡家崖站缓缓驶出,结束了全县不通客运火车的历史。2019年12月,30万兴县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一道步入小康社会。2020年,兴县在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上绘出新蓝图、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生态建设和人民幸福摆着优先位置来抓,“治山、治水、治气”统筹推进,先后取缔和清理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煤场、石料厂、石灰窑等污染行业,城区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对城区可见山体进行了全面绿化,对城区15公里的污水河道进行了治理,形成了依山傍水的靓丽风景线,建设和改造了南山公园,建设了蔚汾公园、湿地公园、双拥公园,开通了北山公路、延伸了蔚汾北路,使城区成为交通便捷、天蓝水碧、风光秀美的靓丽小城。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021年,兴县县委、县政府坚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全县大局、紧盯民生实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中央、省委、市委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4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3.5亿元,同比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亿元,同比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3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05元,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1元,同比增长11.8%。全县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执着的目光永远向前,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晋绥首府 红色兴县”的30万儿女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大力弘扬“吕梁精神”,紧盯“八个聚焦”,以“三提三转”为引领,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改善民生,以实际行动给党的二十大献上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