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气温突降,使本就五彩斑斓的北川大地更加秋色迷人,北武当山后山游步道、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张家塔民居等一批打造的新景点游客逆冷而来,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浓厚氛围中,方山14万人民怀揣感恩,豪情满怀,深情地感受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这十年来发生的老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和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方山县委书记周小云告诉笔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认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最迫切的任务着眼,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奋发有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可以说,这十年,方山的变化是巨大的,成就是非凡的,特色是鲜明的,亮点是突出的。
摘掉了穷帽子
坚持精准扶贫理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是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十年间,方山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各种资源、各类资金、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集,累计投资近40亿元资金强力推进,现行标准下5137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大力发展肉牛、中药材、光伏三大产业,实现全县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建成了75.74兆瓦的光伏电站16座,累计分配收益1.26亿元,169个行政村均达到74.56万元以上。建成7个移民安置点,入住7742人。全县普惠、优惠、特惠扶贫政策达到35项,全部落实到户到人。
厚实了家底子
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致力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定期分析研判形势,调度经济运行,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十年间,方山县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到2021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7.5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7.7亿元和3.18亿元。
十年间,该县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霍州煤电木瓜煤矿、汇丰新星煤业、金晖凯川煤业通过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霍州煤电店坪煤矿、金晖瑞隆煤业通过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汇丰新星煤业、金晖瑞隆煤业煤水平延深项目建成投产,庞泉工贸矿山机械厂技改扩建项目建成投运;建成了可存栏8000头育肥牛棚47个和年屠宰3万头肉牛屠宰场。中药材、肉牛规模分别达到5.8万亩、4万头。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协调发展,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改变了旧样子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十年间,方山县坚持建设宜居宜游宜养生态优良营地,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着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先后完成了太佳高速方山连接线公路建设,北川河、瓦窑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县城外环路、方正南北街改造工程。北武当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完成于成龙故居、墓地修复保护工程。大力推进县城提升改造,棚户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改造项目分房到户;大力实施县城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瓦窑河城区段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方山县影剧院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12个美丽宜居乡村、169个行政村“10+1”工程、峪口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北武当山景区环线公路北线和“圪张线”项目,全县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方山县获得了“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名县”和“2019中国最美县域”荣誉称号。
迎来了好日子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务院验收,县管校聘工作圆满收官。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建了县医疗集团和县医疗保障局,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建设全部完成。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到4824元和6500元。新建城北热源厂,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特别是2021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确立振兴教育“四个优先”发展思路,引进江阴先进教育管理团队,着力培养本土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撤并100人以下的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32所,成立兴方教育基金会,初、高中阶段起始年级招生状况明显改观,秋季开学,全县共招收初一学生1408名,高一招生分数线由去年270分提高到459分,其中600分以上高分段学生增加34名,有效扭转优质生源大量外流现象,重新赢得群众对方山教育的认可。总投资1.5亿元的新县人民医院项目门诊医技综合楼主体已完工,附属配套工程及传染楼项目正在加紧推进。投资5052.68万元的社会福利院养护楼主体完工,殡仪馆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人才公寓25套。
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960元/年/人、5064元/年/人,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9300元/年/人、6900元/年/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累计接种疫苗约21万人次。举办追思会、老年人集体生日、公益集体婚礼等活动,移风易俗正逐步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在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到2021年底,方山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877元和6737元。
蹚出了新路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间,方山县始终坚持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赢了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完成造林绿化21.86万亩,通道提档增景109.1公里,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5.8万亩,建成了“一纵七横”绿色走廊。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积极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水污染治理“七个一批”“六大专项行动”,大武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全面开展非法违法用矿、非法采砂、露天采石场、铝土矿整治等专项行动,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十四五”时期,该县确立了“一二四四”发展思路,以方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牵引,大打绿色品牌,厚植生态底色,深度推进农旅康养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路。2020、2021连续两年方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2021年,全县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79天,综合质量指数4.09。完成国家储备林、林改培、生态保护和修复、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等营林造林工程10.39万亩,农村“煤改电”“煤改气”1400户。宜居宜游宜养宜业的“四宜”方山正充满生机,迸发活力。
十年奋斗结硕果,铸就辉煌;砥砺奋进正当时,再启新程。淳朴善良的方山人民正坚定信心,满怀期待,奋笔书写着方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描绘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方山新画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