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梅 薛晓明 冯宏
“修志编史”是人们对史志工作的固有认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史志工作已经从“一本书主义”向“十业并举”(即史、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全面转型。2019年机构改革后,市县两级党史和方志机构实现了“史志合一”,党史和方志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展现了机构改革后史志部门的新担当、新作为和新成就。吕梁史志工作者始终坚定扛起“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十业”,在精雕细琢中不断推出精品佳作,记录吕梁前行的印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全市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宣传利用,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增添色彩。2019年至2021年在全省党史方志系统工作全面考评中,吕梁市委史志研究室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史志部门先进集体,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打造一批精品佳作
围绕主责主业,市委史志研究室全力开展“两全目标”大会战,志鉴编纂圆满收官。按照全国修志工作要求,历时10年的第二轮修志圆满完成。市县两级年鉴编纂实现全覆盖,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孝义年鉴2020》入选第五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完成了380万字的《吕梁市乡镇志》编纂工作。部门志、行业志、旧志整理等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共吕梁市委工作纪事》按年度如期完成;《山西省委年鉴》(吕梁卷)资料征集编写按年度完成报送任务。编辑出版《中央后委在吕梁》等。征集、编写、报送《山西省改革开放40周年口述史》文章74篇,被采用稿件35篇;采访54人,稿件总计55万字,受到山西省委党史办的通报表扬。在《山西省抗日战争口述史资料》征编工作中采访老革命150余人,整理形成文字总计150余万。此项工作当年居全省、全国领先地位。按时完成《山西改革开放实录》课题任务。报送三篇专题文章《脱贫攻坚的历史回顾》《抓党建促发展的时代典范》《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任接着一任干》,共计2.6万余字。按照市委宣传部的安排,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调研活动,形成《打赢“两场战役”蹚出一条新路——山西临县统筹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调研报告,为山西省两篇入选中宣部优秀调研文稿集的其中之一。完成约30万字的《改革开放——吕梁记忆》印刷出版工作。编印《吕梁革命老区对中国革命的突出作用和重大贡献》等6本宣传手册,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提供,向市直机关进行发放。组织开展了《抗日战争亲历者口述史》资料征集、整理工作,形成了150万字的口述史原始资料和100余小时的录音录像素材。
发挥史志优势,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宣传利用
市委史志研究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全市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宣传利用。一是在全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吕梁精神”座谈会召开前期,对临县县委、兴县县委、石楼县委等20多家单位的报告材料进行审核把关。二是扎实推进吕梁精神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与吕梁学院配合,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驻村征集抢救抗战时期革命历史资料。三是积极参与革命遗址保护、弘扬吕梁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等活动。组织编纂出版《吕梁红色革命遗址通览》。2021年开展吕梁市红色文化遗址调查认定工作,为全市红色文化遗址的认定提供依据。四是积极参与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纪念馆、中央后委陈列室、中共汾阳第一支部陈列室、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刘志丹纪念园等馆室的资料征集和布展工作。五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阳县委申报建设关上战斗纪念馆的请示》,并对修建革命纪念馆展览的注意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会同市文物局对张叔平烈士故居进行了实地调查,将方山县大武镇张氏宅院和张氏祠堂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参与方山县赤坚岭战斗纪念馆布展大纲评审会,并对布展事项提出修改意见。六是加强了对吕梁红色旅游景点的调研指导力度,对红色旅游景点的解说词、布展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组织调研组先后到方山县南村吕梁军区国际和平医院旧址、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家属队驻杨家会旧址、贺龙子弟学校旧址和贺龙中学旧址等地进行调研。对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泰化文化园党史展板等场馆的展陈内容进行审核把关。七是与市级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对孝义市碾头第一一五师师部旧址、汾阳市冯郝沟吕梁区党委、吕梁军区旧址、汾阳市张新堡邓小平旧居等重要红色文化遗址进行调查,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点。八是参加吕梁市人大召开的“全市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情况座谈会”,就吕梁红色资源的现状、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如何保护红色旅游资源、如何活化红色旅游资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九是组织党史业务专业队伍完成了吕梁党建主题公园“党史广场”上7块版面的内容撰写和版面设计工作。展板内容已进行3次共21个版面的更新。十是建立红色视频拍摄基地联系点。在对红色革命资源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方山县杨家会村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家属队驻地旧址,拍摄了党史故事小视频《硝烟背后的故事》,在《史志吕梁》公众号进行发布,阅读转载量两千余次。十一是试行史志联络员制度,助力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全方位多领域开发党史资源。
深度融合互动,讲好黄河文化中的红色故事
立足讲好黄河文化中的红色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这一工作重心。市委史志研究室一是积极开展“讲好黄河故事、弘扬吕梁精神”活动。根据中指组文件精神,组织召开“讲好黄河故事,弘扬吕梁精神”专题动员会,围绕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开征文活动,其中3篇文章被选送至中指组。二是加强黄河文化和史志文化的对外交流。先后赴山东、陕西、江西、甘肃、青海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同榆林党史研究室、延安党史研究室、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纪念馆等单位领导专家进行了学习交流,收集了上述各馆的展陈大纲。与陕西榆林、山东东营、河南、安徽等沿黄省市县在线上达成协作意向,形成黄河两岸党史黄河文化开发的联动态势。三是积极搭建史志新媒体平台。对史志网站栏目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增设“吕梁方志”“往事回忆”“黄河文化”等栏目,进一步提升吕梁知名度;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对新时代史志系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围绕中心大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真章出实效
为了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同实际工作相结合,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市委史志研究室实行党史阅览室和资料库开放运行,整理装订史志档案615卷,完成544卷的数字化管理,展出各类史志书籍600余册,确定了一批供市直机关参考、阅览、学习的党史资料。完善了吕梁党史网站栏目设置,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向外宣传党史成果。在《吕梁日报》开辟“红色吕梁”专栏,发表10余篇稿件;为吕梁电视台“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专栏提供党史资料。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赴太原审看舞剧《刘胡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赴石楼县、中阳县开展宣讲活动。组织人员开展党史课题研究,积极向有关单位供稿。参加“大力弘扬吕梁精神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媒体联动采访活动在兴县蔡家崖启动仪式。选派党史业务骨干参加全市“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党史知识竞赛,并担任竞赛仲裁。受邀参加榆林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绥德师范与陕北党组织创建”学术论坛;与吕梁市总工会、外事办、政研室、红十字会、市残联几家单位联合举办联学宣讲,开办以来,邀请各行业理论专家集中宣讲10余次;推动省市县史志部门三级联动,建立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示范点。与省委史志研究院党史研究四室党支部和五室党支部分别在中阳县河底村、刘家坪村挂牌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示范点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方山县杨家会村委举行吕梁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示范点挂牌仪式,并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新时代的史志人,将按照以编研为主体,强素质树形象、抓馆所建设并进的“一体两翼”史志工作新思路,继续精耕细作,推进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