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再见时想对吕梁说

□ 刘艺璇

时间一晃,已经大学四年级了。与吕梁这座城市三年多的点点滴滴已经刻在心底、不能忘却。

我的家乡在大同,与吕梁有相近的地方,那就是煤。大同有“煤都之城”之称,吕梁的煤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这些知识是我在书本上学到的,所以说听到吕梁这个名字比我了解这座城市更早。

记得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是2019年。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点偏僻,感觉这座城市不是那么洋气,那么高大上,比起大同的城市,她压根就是一个小县城。

再后来,从吕梁的同学口中,在老师们的课上,在一次次逛街时候看到的城市宣传广告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吕梁。

吕梁是红色革命老区,拥有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吕梁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境,辖区内13个县市区都有红色文化资源,各类红色文化遗址更是数不胜数。石楼、柳林、临县、兴县沿黄河四县集中了大量遗址和景点。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遗址、场馆等,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等。

大同人豪爽,性格直率的人自然少不了酒。所以大同人也喜欢酒。提起酒,不得不说说吕梁的汾酒。吕梁汾酒文化源远流长,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汾酒历史上有过四次成名。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而一举成名,并载入廿四史;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再度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酒品至尊;解放后汾酒五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竹叶青酒三次荣获国家名酒称号。

“河湾似葫芦,奔腾不息,在石楼县留下最美的身姿”这是对黄河天下第一湾的高度评价;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的碛口镇;最惬意的不过驱车登上北武当山,将所有风景尽收眼底的快感。松柏苍翠,群山环抱,彩虹公路绵延向上、羊群牛群惬意漫步于山间……

吕梁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拥有众多名优土特产,在吕梁,柳林大红枣、方山县沙棘、汾阳核桃等也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土特产品,它们味道各异、营养丰富、声名远播。吕梁还有众多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品,最有名的要数岚县面塑、吕梁剪纸、孝义皮影了,它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无数吕梁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做工精巧、精致玲珑,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吕梁之美,在古往今来,在山川草木,在红色精神,也在每一位吕梁人的行动。我为有幸结识吕梁而自豪,也为有幸成为吕梁的一员而骄傲! (作者系吕梁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