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凝聚奋进力量 奏响发展强音

——临县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线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 刘生锋

初冬时节,暖阳和煦。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临州大地激发起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湫河两岸,田间地头,农民正忙着采摘、装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抢工期、赶进度,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城乡街巷,沿黄岸边,企业学校,乡村振兴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步履铿锵,奏响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家园的主旋律;高速卡口,公安交警、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昼夜坚守阵地,为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刚刚闭幕,党的二十大代表、市委书记孙大军就来到临县城庄镇阳宇会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调研乡村振兴和党建工作,全县各级干部内心倍受鼓舞,精神倍加振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县县委书记李双会说,临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表率,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按照“五个牢牢把握”要求,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临县落地落实。

“听了市委书记孙大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后,临县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谱写全面实施‘五化战略’、加快建设‘五个临县’崭新篇章的热情和干劲。”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姚树山信心满满地说。

为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临州大地落地落实、开花结果,临县经过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在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临县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聚焦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等22项重点任务,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焕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这几天,在城庄镇阳宇会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张荣荣每天在耐心倾听村民诉求、解决实际难题,他激动地说:“村党群服务中心正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老百姓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出发点,以老百姓的满意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全力建设一流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位于阳宇会村的山西菇隆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棒枣木香菇菌棒生产基地于今年8月全面投产,生产的标准化枣木香菇菌棒能够满足全县需求,可带动周边100余名闲散劳力就业。“我们公司一定要坚持高品质、全链条发展,打造枣木香菇菌棒特色品牌,强化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效益,助推乡村振兴。”公司负责人王海艳表示。

城庄镇是农业部、财政部命名的“全国枣木香菇产业强镇”,该镇的小马坊村被确定为“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太平村、阳宇会村被确定为“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城庄镇确立了“抓党建、强基础、树新风、促振兴”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两带六区”发展规划,探索走出重点突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打造了湫水柏林苑社区“五心工作法”、松峪村“五村治理模式”、郝家湾村“护林防火守护绿水青山”、小马坊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四个党建品牌。该镇大力推进菌种、木屑加工、菌棒生产、交易市场、香菇深加工、废弃菌棒处理等6个产业强镇项目,阳宇会村年产2000万棒菌棒厂和枣木木屑加工基地、上城庄废弃菌棒处理基地、城庄村菌种基地、小马坊村“香菇脆”深加工基地均已建成投产,小马坊村还注册了“菇乐滋”商标品牌。目前,全镇香菇种植达500万棒,年产值达6000万元,直接带动2000余名群众稳定增收。

县委常委、城庄镇党委书记孟飞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定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精神,不断创新党建模式,持续发力推进“两带六区”产业规划,围绕打造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区”的目标,在湫水河带大力发展千亩枣木香菇园区、300亩羊肚菌园区、就业指导园区、技术研发服务园区和农业观光旅游园区的“一区五园”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把城庄镇真正打造成为“全国枣木香菇产业强镇”和“山西省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临县全县上下将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线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在大力实施“五化战略”、加快建设“五个临县”的征程上,铆足干劲,久久为功,精准发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打造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新家园,奋力谱写新时代临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