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石楼

编者按:

下田庄村的农业托管启示

□ 晋晓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农业强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农业强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农业生产总量要实现大幅增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更重要的是要优化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品位。当前,石楼县全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高潮正向纵深推进,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把农业生产托管这一现代农业种植经营模式持续深化,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今天,让我们跟随晋晓鹏同志在一次采风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去看看二十大精神是如何在罗村镇下田庄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

车子老抛锚 路去哪儿了

飞驰的大巴,一拐进泊河沟忽然走走停停,耍起了小孩子脾气。探头一望,沟里原有的水泥路已不翼而飞,几台挖机正在乱土中"哼哧哼哧″地忙乎着。档案局带队的郑戈局长介绍说,这下田庄沟是一条红胶泥沟,路沿着河走,泥泞难行。2012年县里实施村村通公路修了条3米宽的水泥路,算是解决了人难行的问题,但单车道、路太窄、车难会,两车相遇就堵路的问题越来越成为这条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省交通厅进住石楼后,第一是投资开通石楼南循环公路,解决大货车进城的问题;第二就是帮下田庄村拓宽改造进出境公路的问题。工程完工后,这条原先3米的单车道水泥路,包括边沟将拓宽为8米宽的三车道水泥路。而且这条路从沙窑340国道开始,一路向南要与隰县209国道交汇。建成后这条路将成为我县又一条便捷的出境公路。这条路的升级改造,无疑将对沿途各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拉动和提升作用……

大秋丰收了 人去哪儿了

走进泊河沟,来到下田庄,人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海洋,目之所及皆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成熟后,已经干枯的玉米黄澄澄一片连着一片,从山垣铺到沟川,但却不见有多少忙碌的农民在收秋。这丰收的季节,人去哪儿了呢?

村主任王国辉诡异地笑着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这封冻在即,吃到嘴的东西不要,却去打什么工?

面对大家的一脸狐疑,王国辉主任侃侃而谈做起了介绍。

原来,村里的农户一部分进行了土地流转,一部分参与了农田托管,如今的农民大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经商、务工挣活钱去了。这田里的事情全交给了托管公司干了。托管公司的收割机具已全部开进山垣上了,他们先收山里,后收川里,在封冻前务必要把山里的农田全收完。

咦,这土地集中到个别大户手中,是不是在搞土地兼并?农民会不会由此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村支书弓志成解释说,农民永远不会失去土地,因为土地通过政府确权,其所有权永远归村集体,使用权永远归一家一户的村民。现在看着是企业或种田大户在种地,但他们都是从农民手中租来的。虽然租期有长也有短,但地主永远是农户,企业永远是佃户。

农田托管了 好处有几多

那农业托管又是怎么回事呢?对农民又有多少好处呢?

王国辉主任解释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所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简单说,托管就是农户把土地委托给专业耕种的企业或合作组织进行耕作管理,农户按市价支付耕作、除草、种子、肥科等生产费用,坐收粮食;而托管组织负责全程的农业生产管理,获取生产费用。有个基本原则就是,托管与否、全托还是半托?任由农户自觉自愿。农户从种到收全托也行,或托种不托收也行,事实上农户一般都是全托了,因为全托对农户收益最大,好处最多。概括起来好处就是“降、减、增、活”四个字。所谓“降”就是生产费用降低了,服务组织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可以走批价采购,便宜;还可以集中连片开展农机作业,节约了一家一户的劳动力,也解决了一家一户几十亩地不值得购买农机具的难题,这样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所谓“减”就是,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为小农户开展深耕深松、统防统治、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等绿色生产,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也减少了秸秆焚烧、农药使用不当等对环境的污染。所谓“增”就是,通过生产托管服务,提高了单产和农产品质量,还获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增加了农民收入。所谓"活"就是,农民从几十亩土地中彻底解放了,可以了无牵挂地一心一意去经商、去务工挣活钱了。这样农田收入不减少,还每年节省许多农忙时的路途盘费,还增加了打工收入。何乐而不为?

农田托管了 社会效益知多少

下田庄村共有人口800多人,有农田8200多亩,人均耕地10亩多。根据入户走访调查,农业托管后,正常年景,每亩至少可增收200元,那么一个5口之家,拥有50亩地每年就可增收一万元。走访户中有个叫温生光的双腿残疾老人,今年76岁,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50多亩地全部托管,每年上交完一切托管费用,还可纯收4万多。交谈中老温喜滋滋地说,现在的政策就是好,我们的地啥也不用管,每年收入4、5万票子。真像白捡一样。

档案局驻村工作队的张燕说,常听人们说村里的人争救济、争补贴,矛盾多得解决不了。我驻村蹲点都几年了,下田庄人从来没人争这些,因为人们有钱了,三百五百的得失根本不在乎,所以村民之间就没矛盾、没纠纷,村里办啥事都好办。

村主任说,农业托管是山区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因为农业全部托管后,便于使用机械化、便于加大科技含量,便于组织规模化大生产,由此实现农业的增产、提质、增效之目的。另一方面有了农业托管,再也不用担心,农村的土地被撂荒、农民的土地被兼并。更不用纠结若干年后农村的土地无人会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