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丽妍 图/武斌
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座“架起民意”的连心桥
走进位于大孝堡镇东盘粮村的特色农业产业人大代表专业联络站,绿色、清新扑面而来,“访农情、知农需、解农忧、办农事、助振兴”的工作原则醒目又精准,站点职责、接待制度、驻站代表工作职责、活动计划等一整套制度体系清晰明了。
2022年11月9日,一个特色、专业的农业产业联络站点高标准“上线”,这是该市人大常委会在“1+4+16+N”联络站点体系建设中积极探索设立的代表履职新阵地,也是人大代表工作创新成果的扩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
“1+4+16+N”代表联络站点体系,即1个市级联络总站、4个专业联络站、16个乡镇(街道)联络站和“N”个联络点(岗)。
从2021年10月成立至今,人大代表联络总站稳步推进,高效运行,各个联络站点取得了人大代表活动规范化、代表履职常态化、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实效。
新义街道人大工委以代表联络站点为载体,开展“关注民生实事,提升生活品质”主题接待活动,就“双减政策”落实落地、郑兴公园升级改造等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与人大代表、选民群众进行交流讨论。高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组织市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前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仁义村,实地考察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兑镇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针对杏野砂器文化产业项目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通过调研形成代表建议,已提交了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我们除了在联络站预约接待,还定期开展走访和上门走访活动,同时建立长效规章制度,发挥人大代表及其联络站的主观能动性,让人民代表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事项办理监督员、困难群众帮扶员。”该市人大负责人说。
代表联络站点的作用发挥好不好,既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更要看“内涵”,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引进“智慧人大”平台,有效打破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时间、空间局限,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全天候无死角。
一片江山一寸心,一句承诺一生答。孝义市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2022年,市级领导累计进站247人次,各级代表进站1275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377条,已解决1144条。
乡镇人大“二次会议”:一条“由民做主”的新路子
2022年是孝义市实施乡镇一年召开两次人民代表大会的第5年,这是加强新时代乡镇人大工作的新举措。该市16个乡镇、街道一以贯之落实一年召开两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要求,在落实人大会议形成决议、回应代表关切和提高代表履职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展现人大力量。
在下栅乡,村庄道路整洁宽阔,村民房前屋后干净卫生,特色文化墙随处可见,农田里、马路上、村民小院里到处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于乡党委、政府谋划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该乡人大代表武自强告诉笔者。
2022年10月,他和60多名人大代表参加了下栅乡举行的第二次人代会,在此次大会上,他们共同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下栅乡人民政府重大民生事项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各基层站所负责人的履职情况报告,还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满意率均达98%以上。
实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两次的举措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既要考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性、程序性和严谨性,又要结合实际,突出地域性和创新性。
怎样进行会议选题?如何让会议开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下堡镇人大主席团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集民智,会探索,结合自身实际以及老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重点问题,对年中人代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不断创新。
“先组织部分人大代表现场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听取介绍等方式详细了解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调研结束后再由代表对项目进行评分、通报。”下堡镇人大主席文新民说,一年召开两次人大会,在基层意义非常大,不仅能及时了解群众期盼什么,需要政府怎么做,而且让政府工作时刻不能存在歇歇脚松口气的思想,只有坚持不懈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让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乡镇人大的有效运转让基层民主真正落实,有了乡镇人大的积极作为,人大工作才能得到整体推进。从2017年试点以来,在孝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该市人大常委会经过不断探索,不仅全面落实了乡镇人大一年两次人代会,而且逐渐形成了党委点题、人大出题、政府答题、代表阅题的良好机制。
正确有效依法监督:一套“全程监考”的组合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孝义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近年来,依照“市委中心工作指向哪里、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思路,综合运用听取审议工作报告、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定向督察、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等手段,打出监督组合拳,全力为民生项目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效果怎么样?当前营商环境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哪些不匹配之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一场关于营商环境创新提升的专题询问会上,17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带着一个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面对面发出询问。相关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不遮不掩,回答详实客观,答复中更多的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举措。
“专题询问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工作重点聚焦于‘问’后,持续关注所提问题的整改和落实,形成监督闭环,真正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专题询问的实效。”该市人大负责人表示,将部分质量较高、涉及民生的重点建议精选出来,通过面对面答复的形式深入推动落实,这样的代表履职方式,在孝义已成为常态。
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去年11月份,孝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百名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了全市七大政府投资民生重点工程,这些工程涉及教育、医疗、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各个方面。
实地调研视察,拓宽深度,建言献策,“通过视察,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高质量意见建议,切实将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办出群众满意的良好社会效应。”代表们纷纷表示,将依法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
年初抓及时交办,梳理确定督办重点;年中组织实地督查,广泛征求代表意见;年末抓跟踪问效,组织承办部门和代表“面对面”答复,实行满意度测评。“打分不是目的,重在通过人大监督,推动各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该市人大负责人说。
一项项监督工作的开展,一项项创新举措的实施,清晰勾勒出孝义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轨迹。接下来该市各级人大将继续探索创新人大监督工作的方法路径,确保依法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