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市诚信公证处:用实干担当书写人民至上情怀

□ 本报记者 李亚芝 通讯员 高山

落实宪法规定,服务民生、保障权利是公证最神圣的职责。一直以来,吕梁市诚信公证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中心任务,聚焦“三服务”,开启“三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智能精准、均等普惠的公证服务,为推动法治吕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三服务” 提升服务效能

服务群众出实招,提升群众满意度。家住北京的王女士与我市居民张某因感情不和登记离婚并约定孩子由张某抚养。现为了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二人协商一致,欲让孩子跟随王女士到北京读书生活。办理户籍迁移过程中,需提供经公证的《变更抚养权协议》。公证员本着“便民利民”服务宗旨,利用微信、电话等通讯方式与当事人联系沟通,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为当事人出具公证书,充分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权益,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当事人。“为民服务 主动热情 细致周到 履职尽责”的十六字锦旗,便是当事人对公证服务最好的评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事务趋于多样化,市诚信公证处立足婚姻、继承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证需求,不断优化办证流程、全面提升办证效率,有效帮助人民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家事问题。截至目前,市诚信公证处办理离婚补充协议公证、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变更抚养权协议书公证等30余件,共提供“绿色继承”公证服务200余起,在保障公民权益、预防家庭纠纷、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7月,吕梁某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周转不畅面临停产停业风险,向某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205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白某为该笔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和连带责任保证,为防范金融风险,某银行要求在公证处办理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为解决企业困境,市诚信公证处为此项公证提供了“一对一”服务方案,依程序审查核实后及时出具了公证书,该公司顺利获得信贷支持,企业运转得到保障。

2022年是市场主体建设年。市诚信公证处坚持以“强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为抓手,聚焦新时代各类市场主体的新需求,拓新公证服务领域,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截至目前,为中小企业提供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服务、签名(印鉴)公证、委托公证、股权继承公证等公证服务100余起,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营;为个体工商户提供证书(执照)类公证300余起,助力了个体工商户加入跨境电商;为淘宝电商办理放弃继承声明公证4起,助力了淘宝店铺继承过户。

服务政府工程,推进法治建设。2022年8月,吕梁市离石区成立中医师承教育基地,启动中医师传承教育工作。市诚信公证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派专人集中为离石区中医师承教育基地遴选的18组指导老师和师承学员办理了《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公证,确保了中医师传承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市诚信公证处立足职能优势,积极介入、主动作为,对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公租房分配、扶贫搬迁安置点分房、学校招生电脑派位、水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发票摇奖、票据销毁、毒品销毁等涉及医疗、住房、扶贫、教育、文化、水利、税务、财政、禁毒等各个领域的政府活动提供了公证法律服务,确保了政府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发挥了公证在法治政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开启“三模式” 展现公证担当

开启“远程受理公证”模式,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我父亲生前遗留有个人名下2万元左右的银行存款,因忘记取款密码需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原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材料准备齐全后,通过远程视频不到一个小时就在家门口办理完公证了,真的是太方便了!”这是来自岚县远程受理点公证申请人的称赞。

为了解决我市部分边远县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与当地无公证机构、无公证员的突出矛盾,市诚信公证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继2021年开通岚县、兴县远程公证受理点后,于2022年先后又开通了方山县和中阳县远程公证受理点,推动了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截至目前,诚信公证处远程办证共79件。

开启“个性化公证”模式,展现公证公益属性。王某父亲于2020年因病去世,在离石区遗有一处房产需办理继承公证后才可以过户登记。但王某的祖父母均已有80多岁高龄且长期卧床,无法亲自前来公证处。考虑到当事人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公证员主动为其提供上门服务,协助当事人顺利完成房产继承。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来,市诚信公证处牢固树立公证为民的工作理念,积极拓展公益公证服务范围,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针对性地推出“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绿色通道”、“邮寄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举措。截至目前,为老年人提供公证“上门服务”20余起,为有紧急需求的当事人提供加班延时服务40起,为军人军属开通“绿色通道”5起,为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当事人提供“邮寄服务”200余起。

开启“多样化普法”模式,落实公证普法责任。“你好,是诚信公证处吗?我是现役军人,在老家买了套房子,现在要收房,但是疫情和工作原因,我不便前往,欲委托他人办理,可否办理委托书公证吗?”“您好,您这种情况可以办理委托书公证,需提供委托书、委托人身份证、结婚证、购房合同、交款收据等。我们公证处设置了军人优先通道,您可以携带上述材料,优先办理…”公证员在电话一旁耐心地解答着。

市诚信公证处严格落实“谁服务谁普法”,通过印制发放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每周公证案例及利用电话热线、微信公众号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以及公证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贯彻到公证服务全过程。2022年度,共印发《法定继承公证办证须知》等常见的公证事项宣传材料清单共计15000余份,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案例普法50余次,提供免费电话及现场公证法律咨询1000余次,为群众需求提供了法律保障。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市诚信公证处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行动指引,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公证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公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