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县域·方山

擘画新愿景 蹚出新路径

——方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工作回眸

信贷人员与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沟通对接金融支持服务

方山农商银行优化金融服务在行动

信贷人员在菌菇企业实地走访

经验交流促提升

活体牛抵押贷稳步推进

清廉农信工作推进会

方山农商银行志愿者服务留影

走进农家向养殖户授信

□ 文/图 韩学琴 郭娅娇 王浩洋 杨应平

临近春节,方山农商银行喜讯不断:各项存款余额达383107万元,较去年初净增45937万元,完成首季任务的153%;对公存款余额较去年初净增30323万元,完成首季任务的379%;实体贷款余额达108038万元,较去年初净增15239万元,完成任务的84.6%。

2023年1月1日至1月10日,十天时间,该行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和姿态,立足早字谋开局,夺取首季开门红,成功打响了新一年的第一枪。

回眸刚刚过去的2022年,方山农商银行在上级的关心鼓舞和地方各界的支持下,以“喜迎二十大,学习二十大,宣传二十大”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乡村振兴、金融业务、稳企稳岗等重点工作,多举措发力,多层面使力,多渠道给力,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金融业务新画卷,蹚出了一条基层农村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交出企业党建工作新答卷

该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摆在首位,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推出举措,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方山农商银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力地促进了领导班子在思想上的统一和认识上的提高,营造了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向上奋进的良好氛围。2022年,方山农商银行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11次,集中学习达34次,党委中心组成员学习笔记均超过2万字。

建设清廉方山,凝聚奋进力量。在大力推进清廉方山建设中,方山农商银行被确定为清廉机关建设试点单位,试点就要有试点的模样,就要试出质量成色,试出经验做法。为此,该行推出“两助廉”举措,推进清廉机关建设走深走实。一是承诺助廉。在“七一”期间,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清廉宣言,让“廉清细实”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在“五一”“端午节”和“七一”期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二是阵地助廉。一方面在“方山农商银行”公众号开设清廉文化专栏,将清廉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宣传内容,选树典型、大力宣传。另一方面通过清廉文化墙、宣传展板为载体,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清廉文化走廊或阵地,潜移默化,以文化人。与此同时,该行组织领导班子、中层管理人员学习《金融案件》读本,以案说法,敲响员工防腐拒变的警钟;持续开展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增强了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跑出主体业务发展新速度

方山农商银行扎根网格,厚植基础,按照“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的工作目标,运用“三化”措施提升网格管理质效,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网格管理“全覆盖”、客户需求“全响应”,用网格“小细胞”释放出金融“大能量”。

一是管理区域网格化。该行结合方山县域人口种类、发展产业及其他因素等,制定出台了《方山农商银行2022年网格化营销(红马甲走访)暨城镇乡村振兴贷的实施方案(试行)》,在充分考虑门店、楼宇、常住人口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管理难度及工作强度相对均衡的工作要求,将全县169个自然村划分成若干个“小网格”,将城区商铺按街道以府前路为界分为两大片区,组建了56人的“红马甲”网格营销队伍,积极开展网格走访金融服务活动。二是管理内容标准化。以“一图三表三台账”为标准化管理手段,持续做好过程管控,推动各项指标任务的落实落地。遵循“一户一编码”“一户一档案”原则,精准地采集了客户信息,对客户标签、客户画像、客户行为进行综合分析,将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段,通过合适的渠道触达到合适的群体,从而实现精准营销。2022年,建立商户台账1701户,为后续商户走访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管理人员责任化。该行设立了专门的网格督导部门,由董事会秘书等3人组成网格督导小组,实时动态通报网格入户任务完成情况,全年共完成商户建档1712户,商户建档率100.65%,建档商户中通过“惠商贷”投放贷款53户,授信金额660万元。

此外,方山农商银行积极发挥“晋享贷”线上秒贷优势,优化信贷模式流程,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有效推进扩面增户进程。2022年该行共办理“晋享贷”1984笔,金额达23888万元。

推出金融稳企稳岗新举措

新冠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不小,针对此,方山农商银行强力推出普惠金融“四主动”举措,用心用情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助力稳企稳岗。

一是主动调研疫情下小微企业痛点。该行及时掌握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动态,整合所辖12个网点服务力量,由总行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带头奔赴一线,对全县纳税“M级”以上的1011户小微企业逐户对接、走访调研、建立档案,梳理出受疫情影响出现经营困难的小微客户名单,累计授信4746.5万元。二是主动解决小微企业还款难点。在还款、续贷、转贷中出现困难的小微企业,该行制定了差异化的贷款还款方案,推出了延期还本付息、续贷等一系列措施,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无缝衔接。全年累计授信4746.5万元。三是主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该行主动压降小微企业成本费率,积极申请人民银行再贷款专项低息资金19498万元,全部用于支持本地农户、个体工商户,以及涉农小微企业,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累计为16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发放延期还本付息贷款4308.5万元。四是主动优化金融服务与授信效率。该行创新性推出“惠商贷”这一信贷产品,安排专人及时审查审批,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了解到县内某机动车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的资金情况后,仅用一天时间,方山农商银行就为该公司成功办理260万元续贷。

蹚出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养牛业是方山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许多农民稳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方山农商银行紧盯养牛户贷款融资难题,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强化信贷支撑,在省市县人行、省市信用联社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银监局有效监管下,创新推出活体牛抵押贷业务,有力助推了养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该行活体牛抵押贷突破1亿元,实现户均金额22.2万元,为462户养牛户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方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薄宝玉告诉笔者,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养牛产业经营主体资金堵点痛点,方山农商银行与宏康牧业有限公司,128个养牛专业合作社以及各镇养牛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座谈,充分了解掌握了当前养牛户存在的贷款难、贷款贵、缺担保、风险大、现有产品无法满足养牛户贷款需求等难题。经过多次专题研讨,方山农商行灵活利用人民银行动产融资担保登记系统融资服务功能,加大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与人保财险方山支公司合作,在全市率先推出“银行+保险+农户”——“活体牛抵押贷款”产品,即以活体牛作为抵押,每户养殖户可按照零担保、三年期的方式,额度高达30万元。

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方山农商银行推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晋享E付、晋享生活、手机银行等科技产品、增强助农取款点、自助机具布设力度,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2022年,该行晋享生活共开户5048户,手机银行有17508户,网上银行1111户,微信银行7420户,其他支付工具绑卡数达到8057户。存量银行卡达到7.1万张。此外,该行通过持续性地问需求、优服务,累计已发放公薪贷175笔,金额1670万元。

亮出践行社会责任新成效

方山农商银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争做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树立良好农商行形象”为活动主题,从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入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依托1个中心、两个服务站、13支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在疫情防控、保护环境、敬老爱老、文明出行等各个公益活动中,努力在全行上下营造“人人争做志愿者,个个甘当活雷锋”的工作氛围。2022年,方山农商银行被方山县精神建设委员会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在具体践行社会责任中,该行推出三化举措,亮出了新成效。一是优化服务,构建便民载体。在12个网点设立“爱心驿站”,在农贸储蓄所设立“妈咪小屋”,为特殊群体和户外工作者提供母乳喂养、孕妇休息、手机充电、无线上网、饮水等10多项基础暖心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金融政策、信贷产品、防范电信诈骗的金融知识等,让两大平台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二是深化举措,提升服务质效。在“学雷锋”日、传统节假日及特殊时期开展了“助力高考”“植树造林”“敬老爱老”“关爱儿童”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主题活动200余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发起“银校互助共克时艰”“助力全员核酸检测”“高速防疫”等抗疫活动,参与人次达800余人,受益人群达2万多人次,群众满意度达100%。三是净化心灵,凝聚温暖力量。该行不断引导职工追寻雷锋足迹,感悟雷锋德行、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累计向社会各界人士捐款10万余元;捐赠口罩10万个;向县域内学校每年捐赠2万元书包、文具等,累计超过10万元物资,向帮扶村困难老党员每年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鼓励全体干部职工购买扶贫农产品3万余元,让困难人群、弱势群体体会到农商行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虽是隆冬时节,但走进方山,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跃然眼前: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从村口延伸至农家;依山而建的新式民居错落有致;冬雪覆盖下的田野静谧美好……几位身着“红马甲”的网格营销员穿梭于乡村,不远处的一面围墙上,“山西农信、百姓银行”,几个红色的大字格外显眼,为这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图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新一年,新希望。方山农商银行将不断推进渠道下沉、服务下沉,着力构建助农、惠农、便农的金融服务新通道,推动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在惠农业务目标、方法、路径上努力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模式,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