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读史札记

乐毅与燕昭王

□ 李牧

乐毅统帅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为燕昭王报了亡国之恨。不到半年,齐国的土地除了莒州和即墨,都被燕军占领。莒州和即墨的守军在重重围困之下,坚决不降。乐毅派兵攻了几次,没有打下,他也不着急,带着大军在城外屯扎下来。

莒州和即墨这两个城都是齐国的陪都,城防坚固,齐国逃难的人几乎都聚集在这里,人多,兵多。即墨城中的田单、莒州城中的王孙贾都足智多谋,能得人心,在他们的带领下,两座城的军民坚守城池,抵抗燕军。

当然,即便是城池再坚固,人再多,田单王孙贾再英雄,若是乐毅一心攻击,也不是攻不下。但,乐毅的想法更长远。他想要以德服人,用怀柔政策,夺取齐国的人心,让齐人真正归顺燕国。何况这两座城,在乐毅眼中,就是再怎么蹦跶,也蹦不出什么花来。

所以,乐毅将两座城围起来,也不攻击。不仅如此,他还下令,若城中有民众出来溜达,也由得他们去。就等着两座城市的齐国人心甘情愿地出来归顺燕国。

这一围困,就是三年时间。这三年间,乐毅也没有闲着。他紧锣密鼓地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在临淄重新修建齐桓公和管仲的庙宇,四时八节,隆重祭祀。二是,他重整稷下学宫,广邀天下学人聚集。他在学宫中,极力助推一种理念,那就是民为重,君为轻。三是,他组织宣讲团,成员主要由归顺的齐国各阶层的人组成,宣讲团巡回齐国各地。宣扬燕国统治齐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诸如齐王的无道,燕王的仁德;燕齐一家;民为重,君为轻等等。对于燕军在即墨和莒城的宽容行为,尤为大肆渲染。还常常组织齐人,实地去即墨莒城考察。

乐毅三管齐下,收效极为明显。在这三年间,齐国全境,除了这即墨莒城两座孤城,皆已编属燕国,服从燕国的管理,都安分守己,没有反抗和动乱发生。燕军的军需供给取之于齐地,也没有短缺之虞。即墨莒城常常有齐国人偷跑出来,归顺燕军。乐毅都好言抚慰,赠送金银任他们离去。留在城中的齐国人,日常生活早就恢复到正常年景,大家心中已然对归属燕国,没有什么异议了。

所以,可以预见,无需多久,即墨莒城的归降,就会成为事实。

即墨和莒州的守军束手无策,即便如即墨守将田单,也只能想出派人去挑拨燕昭王和乐毅的关系,以期能从内部瓦解对方。但是,要挑拨燕昭王和乐毅,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燕昭王自从筑黄金台,招徕天下英雄,乐毅来投,君臣相见,大为投缘,燕昭王即与乐毅互为知己,国事全权委任乐毅,二十八年间,君臣信任,毫无芥蒂。这次,乐毅联合秦赵魏韩,五国伐齐,攻陷齐国全境,杀掉齐王。洗劫临淄城,把以前齐国夺去的燕国宝物全部抢回来,而且把齐国的宝库也掠劫一空,齐国曾经对燕国所做的,燕国这次原封不动地,全部还了回去。这个仇,报得漂亮。

对于这个结果,燕昭王非常满意,心花怒放。他现在是吃得香,睡得好,心中没有什么挂念。认真地去修炼自己的道术,整日里与一些道士,修仙炼丹,期待着有一天能丹道大成。

对乐毅,燕昭王是信任感激到无法形容的地步。乐毅率领燕军在外三年,他一丝一毫的戒心都没有,乐毅说什么就是什么。敢在他面前说乐毅坏话的,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以至于再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这个事。

可是,有一个人除外,这就是太子。太子本身与乐毅以前有过节,本来就看他不顺眼。又加上自己的心腹骑劫,老在他耳边说小话。骑劫对太子说:乐毅半年能攻取齐国七十城,如今三年了,却攻不下即墨和莒州。这怎么可能呢?他一定是在收买人心,拥军自重。他有野心呀!太子被忽悠多了,某天就这么把这些话在燕昭王面前说了起来。

燕昭王大怒道:“昌国君为我燕国雪耻报仇,对我忠心耿耿,岂有外心。齐国都是他打下的,就是他想做个齐王,也是应该的。”当下让人把太子打了一顿,又派使者送了全套的齐王仪仗和任命给乐毅,说:“乐毅啊,你为我,为燕国报了大仇,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报答你。就拜你为齐王,齐地都归你管!”

乐毅接到任命,听使者讲了当时的情形,非常感动,当即向着蓟城的方向跪了下来,说:“大王啊,您如此信任我,我乐毅岂能负您。这个什么劳什子的齐王,我就是死也不会去当的。最多一年,即墨和莒州就会归顺。到时候,我携齐国全境为您祝寿。”

即墨城中的田单,听了间谍的密报,得知此事后,喟然长叹道:“看来,我齐国的希望,只有等燕昭王死掉了。只是不知道,即墨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一天了。”

田单没有等多久,他要的机会就来了。没有多久,在位三十三年的燕昭王因病去世,太子继位,是为燕惠王。

田单大喜,立即派间谍在蓟城散布乐毅的各种谣言。燕惠王本来就看乐毅不舒服,现在听信谣言,加上骑劫的怂恿,就下令让乐毅回国,说要封赏乐毅,派骑劫接替指挥燕军。

乐毅接到命令,长叹一声,说:“数载之功,毁于一旦!”燕军忠于乐毅,这个诏令乐毅完全可以不理睬。但是乐毅心灰意冷,知道辩解无用,若要拥军抗命,也实在对不起燕昭王。他将军队交给骑劫,也不想回燕国,孤身一人跑到赵国去了。

乐毅离开后,田单火牛阵大破燕军,杀掉骑劫,一年之后,齐国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