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以道德教育砥砺品格,以警示教育躬身自省,不断彰显清廉之美、放大清廉之效、形成清廉之治……
在交城,沐浴着文化的春风,德廉教育已然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元素和俯拾皆是的生活因子,不仅严植于干部之心,实践于干部之行,也走进了寻常百姓,擦亮了这座城市的清廉底色。
“专”为先 在组织固廉上下功夫
组建专班,打造德廉教育“强引擎”。交城县成立德廉建设工作专班,推行“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抓总,宣传、教育、住建等部门各司其职,企业、学校、机关、农村、社区、医院统筹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廉政建设工作模式,凝聚起全面推进德廉建设的强大合力。并组建“交城德廉研究课题组”,制定德廉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安排,广泛吸收吕梁市、交城县退休干部、国学专家、文化名人等常态化研讨交流德育廉政建设工作,挖掘提炼中国传统文化及交城当地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和故事,推动实现实践支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
专题培训,激发党员干部向心力。以“了凡四训”开篇,深入基层部门、乡镇,举办德廉文化大讲堂,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教授郭继承作专题讲座,以古代家训代表《了凡四训》为基础,结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深入阐述《了凡四训》与共产党人的信仰自觉和道德自觉的关系,并通过详实的案例,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交城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内涵丰富、发人深思的德廉文化教育课。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身作则,廉洁从政,以正义之心积极工作,以廉洁之德认真办事,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发挥能力才干,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在清廉交城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进”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交城县纪委监委突出全员聚力,开展了德廉教育“六进”活动,县委党校开通“德廉学堂”,县教育科技局开展“德廉教育进校园”活动,团县委开展“青年干部德廉教育”活动,县卫健局开展“德廉思想进医院”活动,县工商联开展“德廉课堂进企业”活动。“六进”活动,从交城的不同领域出发,守护每个行业的清风正气。
“宣”为引 在文化铸廉上下功夫
“清廉中国长江祝福昆仑致敬;清廉山西太行起舞汾河同庆;
清廉吕梁大地飞歌蓝天回应;清廉交城卦山挺拔天宁地定。”
近来,一首首乡土韵味浓厚的伞头秧歌在交城广大干部群众中口口相传,德廉思想正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润泽心灵。
为进一步以廉洁文化培根铸魂,以理想信念固本培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交城县纪委监委借助别具晋西黄土风格韵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这种独特的流传千年的艺术呈现形式,将德廉教育“大主题”转化为喜闻乐见“小故事”,邀请享有“晋西歌王”美誉的贺升亮老师主笔编写《德廉秧歌润交城》宣传册,7个篇章、300首秧歌重点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传统美德、家风家教、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光辉历程,古代家训代表《了凡四训》的核心要义,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不同时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积极意义和具体要求,以及交城县纪委监委推进清廉建设、开展德廉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并与交城县融媒体中心共同录制了视频版本,在“交城德廉”微信公众号、“掌中交城”APP、“交城之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广大干部群众线上线下一同唱响“德廉之声”,从中汲取修身为本、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的智慧和力量。
交城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视频彩铃受众面广、针对性强、高效便捷、易传播、易接受的优势,以山水交城景观、廉政文化阵地、纪检监察工作为背景,内容编排七字一句、共十四句朗朗上口的仿古杂诗,精心策划制作上线德廉视频彩铃“指尖上的廉洁提醒”,利用待机“黄金时间”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廉洁自律、拒腐防变、廉荣贪耻、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正能量”,向全县发出共建“清廉交城”的邀请函,让纪检监察干部人人成为德廉文化的宣传员,让每一通电话、每一块屏幕成为德廉教育新载体。
“育”当头 在阵地倡廉上下功夫
立德树人清风拂,宣纸落墨听廉声!
为营造浓厚的清廉文化氛围,提高全体教师的敬廉崇洁意识,交城县南街幼儿园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笔墨扬清风 巧手绘清廉”活动。全体教师积极踊跃参与,精心创作,用妙笔勾画心中“廉”。一幅幅创作立意鲜明,构图精巧,内容丰富,饱含老师们对“廉”的理解和敬仰,廉洁之花也在每个教师心中绽放。
2022年,交城县南街幼儿园以“弘扬清风正气 共建廉洁校园”为主题,开展了“以诗颂廉”、“德廉故事大家讲”、“清廉知识竞赛”、“纸上生花·清廉剪纸”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传播了清正廉洁理念,也筑牢了全体教师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让全体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廉洁的洗礼和熏陶。
从校园移步街头,德廉教育举步可见,德廉文化园、德廉文化墙的建设,已然形成一道“清风德廉醉交城”的最美风景线。
依托北环路小游园,交城县纪委监委在园内重点打造了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全县首个德廉文化园,建设包括“清风林”“习语论廉”“爱廉说”“步步为廉”等主题文化区,通过廉政漫画、廉政格言、廉政测试、家风家教故事等形式,既提升了文化园整体风貌,又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娱乐观光、锻炼健身、移步换景中感受到德廉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不断增强德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德廉文化园成为全县干部群众最向往的“清廉”打卡地。
打造“德廉文化墙”,用好文化“廉动力”。结合“清廉村居”建设和全县各村(社区)人文特点、文化背景等内容,交城县纪委监委在全县多个乡镇街道、居民外墙、道路两边因地制宜融入德廉元素,精心打造了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德廉文化墙54面。德廉文化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不仅语言简朴生动,更是寓意深刻,从多个角度展现德廉文化的内涵及魅力,真正让德廉教育“入眼、进脑、上心”。德廉文化墙既是百姓身边的风景线,也是干部作风的警世钟,更是群众利益的监督岗。这一创新务实的举措,有力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让群众看到了县委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廉政为民的信心和决心。
“实”为要 在解题践廉上下功夫
“截至目前,共绿化、修建道路3500余米,更换安装路灯240余盏……”这天,交城县天宁镇北关社区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闫慧芳郑重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记录簿”上写道。
2022年,交城县北关社区以县纪委监委发放的“我为群众办实事记录簿”为有效载体,积极开展服务群众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简化工作流程,坚持“两委”干部轮流坐班接访,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办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小记录簿,写满为民服务真情怀。为纵深推进德育廉政建设,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真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交城县纪委监委创新性地向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党员干部发放了“我为群众办实事记录簿”,鼓励、倡导大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爱民之德”走“为民之路”,以“德廉之心”暖“一方百姓”,真正为百姓办好事、做实事。2022年,交城县纪委监委共发放记录簿3000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5000余件。如今,“我为群众办实事记录簿”已成为交城县党员干部践初心、亮身份、办实事的有效平台和服务群众的新名片。
与此同时,交城县纪委监委以“清廉交城”品牌为引领,在做好监督执纪执法的基础上,把德廉思想融入矛盾化解、建章立制、增收致富、成果拓展等治本工作之中,在多个乡镇和村打造“评理说事室”新型矛盾调解平台,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彰显了社会治理中的德廉力量。
以德廉为本,既是要求,也是未来。交城县以“德”“廉”为核心要旨,实施横向以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结合警示教育为载体,纵向覆盖县、乡、村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的体系化、大纵深的德育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以德为政、以廉立身、知行合一,推动“不想腐”成为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把德廉思想转化为源源不断的为民谋福祉之举,持续推动清廉交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