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孝义

宣传之声 激荡胜溪

——2022年孝义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落地落实

孝义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时代立体式宣传矩阵

孝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新时代·新征程·新画卷”非遗展

孝义市委党校冯孝晶荣获“第三届全省理论宣讲大赛”三等奖

媒体记者采访非遗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文/武姝君 图/赵元明 武斌

2022年,是孝义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

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聚焦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围绕孝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坚持“1566”宣传工作思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这一年,《山西孝义:在希望的田野上 1.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喜获丰收》等一批优秀新闻作品在中央权威媒体播出发布,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工作,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受邀赴北京参加北京卫视《最美中国戏》节目录制……讲好孝义故事,传播孝义声音,宣传之声激荡在胜溪大地。

理论之声,声声入耳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高举思想旗帜、夯实理论基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引领实践,为孝义市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争做理论学习“优等生”,市委中心组全年学习26次,下发《2022年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工作方案》,安排12个督导组,对48个单位进行旁听,学习质量不断提升。

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平台,打造“指尖学习”阵地。“学习强国”平台全年累计报送1600余条,签发通过稿件1100余条,各项指标持续位于吕梁市前列。督促全市各单位“学习强国”学习,表彰13个优秀学习组织、15名优秀学员标兵、15名优秀学员之星、5名优秀供稿人,学习热情不断攀升。

市委领导以上率下,组建由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孝义市委书记刘世庆任团长的市委宣讲团,深入基层率先宣讲。在全市16个乡镇(街道)、市直11大口、市经济开发区,组建27支基层宣讲队伍;在各乡镇(街道)组建200余支基层宣讲团队伍,开展“二十大精神”“新思想在吕梁”等宣讲700余场,邀请吕梁市宣讲团举办“吕梁精神”报告会5场,受众5.5万余人。

“用孝义本土特色文化——皮影讲述乡村振兴故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牢、传得开的平常话、知心话,让党的好声音惠及民生。”在社区、在乡村、在田间、在学校、在企业,“群众在哪儿,宣讲到哪儿”,务实、朴实、切实的宣讲让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热议报告、学习精神、交流心得的声音处处可闻。

“孝义”之声,声声远播

创新宣传模式,构建宣传新格局。以做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三个平台”,建强专业宣传员、基层宣传员、本地网红“三支队伍”,完善新闻通气、上下沟通、舆情研判“三个机制”,畅通上下联动、条块互动、内外同动“三个渠道”为抓手,初步构建新时代立体式宣传矩阵,孝义之声,声声远播。

坚持移动优先,打造传播矩阵。在孝义视界App开设“时代楷模”“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最闪亮的坐标”等专区专栏,进一步发挥了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15个子栏目,圆满完成“纪录小康工程”孝义市数据库建设项目。疫情防控静态管理期间,孝义融媒体中心累计发布全媒体作品120余件,累计阅读量突破328万,单个作品单日最高触达量达63万。

发挥宣传先行作用,强化对内宣传工作的主导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专题,官方微博“@孝义发布”设置【二十大时光】【把二十大精神带到基层一线】等话题200余个,发布视频及图文信息1700余条,平均周阅读增量30万。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创新思路,在各级各类主流报刊及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发稿1300余条,其中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播发新闻48条,在《山西日报》发表《孝义重点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孝义与吕梁日报/县域·孝义专刊同频共振、图文并茂,发布《夏日点“兵”比学赶超!孝义市举行上半年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现场观摩》《跨越赶超迎巨变,高质量发展谱新篇》《孝义“速度”和“温度”——大孝堡镇灾后重建集中安置房建成交付 D级户受灾群众喜迁新居》等专题51期,“@孝义发布”发布信息1.6万余条,人民号、百家号、头条号等发稿8776条,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加强宣传,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山西孝义:在希望的田野上 1.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喜获丰收》《山西孝义:人居环境整治 扮靓乡村“颜值”》《丰收喽!走 打核桃去!》等一批优秀新闻作品在央视新闻频道、央视经济频道、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中央权威媒体播出发布,进一步传播孝义声音、展示孝义形象。

重点挖掘培育本土“网红”,借力发势。组织召开“凝聚网红力量,讲好孝义故事”座谈会,引领本地网红主动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把正能量转化成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有效带动自媒体爱好者和身边老百姓利用媒体平台宣传推介孝义。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复牌,4月初推出“孝义文明行”抖音话题,并创下638.5万次的播放量。其中,话题推出第一天播放量就达24余万,单条播放量超35万,并上了热搜。

文明之声,声声暖心

文明始于心,创建在于行。孝义市2022年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工作推进会10余次,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工作。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05个新时代文明站全部按照“六有”标准完成建设并开展规范化运行。全年累计开展专题宣讲活动132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宣讲活动20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0份;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活动80余场,服务群众近7万人次。

一年来开展“益缘爱”关爱困难家庭志愿服务,筹集善款10000元,共资助5个困难家庭和1个大病救助家庭。走访贫困、特困、残疾、大病致贫家庭55户,累计捐赠贫困家庭117个,参与志愿者人数达95213余人次,筹集捐赠善款、生活用品等共计138895.5万元。开展“关爱生命、文明交通”、“温暖你的心”关爱特殊群体、“彩绘话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达2460余人。

“科技兴国,科技报国”孝义中学杨展途拥有数学天赋,心怀报国梦想,是同学眼中“沉默的数学天才”,也是大家争先学习的2022年度“新时代山西好少年”。同样优秀的109名代表在“新时代好少年”选树学习宣传活动中按照“勤奋学习”“孝老爱亲”“自立自强”“传播文明”“专长突出”五大类型选树,分别被授予“新时代孝义好少年”荣誉称号,在榜样的带动下,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动力养料。

文化之声,声声悠扬

文化服务下基层,欢声笑语送真情。全市拥有16支乡村群众文艺队伍、29名乡村文化带头人,5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共完成活动1054次。2022年孝义市提前并超额完成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任务数,共计“送戏下乡”惠民演出92场,惠及群众3万余人。

文化三绝,“遗”彩纷呈。春节期间,文化馆、碗碗腔剧团、非遗中心举办了2022年春节文化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文艺汇演活动42场,惠及群众60余万人次。碗碗腔剧团参与吕梁市濒危剧种展演,观众达10000余人次;精心准备线上公益课程面向群众开展培训,惠及群众11万余人次。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受邀赴北京参加北京卫视《最美中国戏》节目录制。在康熙行宫,录制木偶戏《狸猫换太子》,在安徽会馆录制皮影戏《白蛇传》《龙凤呈祥》。

加快文旅市场主体倍增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启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充分盘活旅游资源;组织专班加快推进胜溪湖5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依托曹溪河省级休闲度假区现有资源,申报成功7家吕梁市级黄河人家和1家吕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将康养、理疗、民宿体验等融为一体。

实施文明守望工程,该市多处古建筑认养成功,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达3000余万元;先后投资1700余万元修缮了6处革命文物;启动概算投资200万元的维修改造工程对博物馆进行维修改造;对 124处文物保护单位重新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该市积极推动各类惠民文艺活动深入生活实践的最前沿。在人民广场组织开展孝义市“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大幅书法、国画、剪纸作品展等。年节期间,组织市书法家协会书法艺术家20余人到机关、社区、商场、企业、校园等场所开展“笔墨迎春送春联”活动。在时代中心开展“丹青吐彩,翰墨飘香”孝义市第八届书画临摹展。孝义中学建校七十周年,推动文艺进校园,组织来自书画界的130多位同仁走进校园,书孝中风采,传翰墨馨香。

传承马烽文化,擦亮孝义文化名片。5月11日在第十三中学举办“小马烽”启航文学社授牌赠刊的活动;7月19日在大孝堡李家大院马烽文化展览馆,围绕马烽先生诞辰100周年举行“感名家风采 悟红色精神”座谈会;开展以“读马烽作品 忆马烽故事 学马烽精神 为人民写作”征文活动,稿件目前已完成编审,编辑出版《永远的马烽——马烽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进一步提升了马烽文化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争创新时代新闻宣传“第一等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孝义市宣传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入,为推动孝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