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手机APP的字号太小,老年人看不清;在日常使用智能产品时,老年人会遇到诸多使用障碍,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还面临打车难、就医难等困难;有的老旧小区因为资金筹措难等问题未加装电梯,导致一些老年人长期在家无法下楼……(3月20日《工人日报》)
长期以来,居家养老仍是我国主流养老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会面临不少难题。诸如,没有呼叫报警设施,卫生间缺少扶手、光线昏暗,老旧楼房没安装电梯……这些安全隐患与不便,都可能给居家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危害,即使足不出户也有安全风险。因此,通过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以及家具配置、生活辅助器具、细节保护等做一定的调整和改造,可以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适老化改造,应消除“数字鸿沟”。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深,互联网对生活的深度嵌入,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隔离在数字鸿沟的另一边。如何让老年人在“5G时代”不掉队,在银发浪潮汹涌而至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让老年人体会到科技的便利,减轻他们的“被时代遗弃”感,是互联网时代管理者们必须要面对的一道考题。
答好这道考题,需要制度设立更具前瞻性、包容性,也需管理者更具智慧与同理心。适老化改造应该从服务到产品,充分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需要多向发力,除了引导老年人融入移动互联网世界外,还必须在技术开发中更加注重其需求和习惯。公共实施服务应多从老人生活便利的角度,老年产品老年服务等当多些体贴和谅解,毕竟现代化城市的打造既需要智能和科技,更需要社会关爱的人性化温度。
期待更多适老化改造改到老年人心坎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老年人幸福才是社会的幸福。”需要打造一个适老化的社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适老化改造,因考虑到老人的实际需求,从服务到产品,从衣食住行各方面着手,周全考虑老人的各种现实需求,从而进行相应的适老化改造,尽力从细节做起,多与老人需求融合,把适老化改造到位,让老人过上舒适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