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培育与引进同步抓 加快乡村人才振兴

□ 许贵元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乡村振兴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我们要更新思维理念,强化人才战略意识,坚持把培育“本土人才”和异地“引进人才”同步抓起,造就一支爱农民、懂农业、会管理、技能高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强调,一方面要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包括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因此,我们要围绕两方面着眼入手,把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抓好抓实抓细,尽快抓出成效。

大力培育“本土人才”。本土人才长期扎根在农村,熟悉家乡人文环境和资源禀赋,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的实用本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对此,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加大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农民大学生等本土人才的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他们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要积极搭建人才平台,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本土人才数据库,区分对象,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同时,要搞好人才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开展田间教学、入户指导、远程技术服务等接地气的培训,让更多的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充分发掘培育乡村现有“本土人才”的同时,要坚持“眼睛向外”,千方百计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为乡村带来更多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要坚持政策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全方位拓宽人才智力引进渠道,积极探索和建立柔性引才机制。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业务洽谈、参观考察等机会,积极宣传人才优惠政策规定,多引进一些“高精尖缺”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要加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抓好乡村人才振兴就是凝聚释放生产力和正能量。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根本、产业是关键;只有人才兴,才能产业旺、农民富。因此,要全面加强党对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首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