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经济·广告

“浪费押金” 对于反对餐桌浪费有着积极的遏制作用

□ 吴玲

自助餐因不限量、随便吃,一度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5月9日,记者从武汉市武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防止自助餐变成“浪费餐”,该局率先在全市推行《自助餐反浪费管理员制度》,已在辖区13个自助餐厅设置十余名反浪费管理员,对食品采购、加工、用餐等全过程实施反浪费管理。(5月10日极目新闻)

吃自助餐要先交押金对此引来非议。笔者以为,吃自助餐要先交押金,这是创新管理的好办法,是向浪费说不的创新之举。按照“法无禁止则可行”的原则,这个不违法。再说,没有浪费,吃完自助餐后如数退还,这倒逼消费者养成节约不浪费的习惯。

“饿得扶墙进,撑得扶墙出”,这是不少人去自助餐厅消费的目标。自助餐不是“点菜有风险,进门需谨慎”,而是你想吃多少是多少。于是一些就餐者花钱不多,“随手抓”,瞎子吃肥肉——块块是好的,一下子把许多菜肴都装进碗里,吃不掉就浪费了,实在可惜。而采取“浪费押金”的办法,就是对于那些不自觉的浪费者的预警和惩罚,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对于反对餐桌浪费有着积极的遏制作用。

时下自助餐浪费现象习以为常,消费者总认为“花钱不多浪费点没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取饭菜总是多多益善,结果吃不了造成不应该的浪费。“浪费押金”并不是对消费者不信任,而是一种善意提醒。这是事先告知的“有钱在先”,它告诉你吃饭菜当有量,按需所取,不够再添,吃吃好为止,避免浪费。

事先交押金,就餐有了风险,消费者不再随心所欲地乱来,各取饭菜所需,有所节制,看肚子吃饭,想到浪费的后果是自己买单的惩罚,可以改变吃自助餐浪费的不良习惯。

“浪费押金”是一种“餐前须知”,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的履约。就像时下一些单位的“门前三包”缴纳押金一样的责任前置,有了“浪费押金”在先,就有了责任担当,吃多少不浪费都要心中有数,先同自己的押金商量商量,避免“吃不了兜着走”而为浪费承担应有的责任买单。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餐饮浪费现象日渐严重,其“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虽然饭店餐馆的餐桌上都放有“崇尚节约、合理消费、反对消费”等提示牌。有些酒楼、餐馆在显眼位置还张贴了“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横幅。但这些都不能让那些大手大脚的消费者领悟“谁知盘中餐粒粒既辛苦”的道理,改变浪费的恶习。因为习惯性浪费并没有牵涉到个人的一点利益,所以浪费一点也不心痛。而“浪费押金”关乎个人切身利益,所以这个“紧箍咒”套的好,无论是公费或自费也好,都是一个厉行节约,反对餐桌浪费的好办法,值得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