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德辉
“让我们帮助你们圆你们的文学梦;让你们接替我们圆我们的文学梦;让我们共同一起圆吕梁学院的文学梦!”
这是吕梁学院校友王彤宇代表吕梁师专85届中文班在第十五、十六届“圆梦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再次对设立“圆梦文学奖”初衷之精准解读。
一座吕梁山,一所师专院校,一个中文班,一群“追梦”路上的“圆梦”人,在离石东川河畔美丽邂逅,既演绎了吕梁师专学子三年的追梦故事,又传承了吕梁师专学子16年的圆梦心愿。自2008年9月,在母校设立首届“圆梦文学奖”,至今已举办了16届“圆梦文学奖”颁奖典礼。从起初囿于中文系的一个奖项,成为涵盖吕梁学院的一项文学大奖。从“圆梦文学奖”到“圆梦助学金”,进而拓展到“圆梦讲堂”“圆梦书屋”等系列性的文学活动,在期许中播下文学种子,在浓郁文化沃土中迅速发芽、生根并茁壮成长,彰显的是一种“圆梦母校,激扬青春,传递薪火,播撒希望”之人生情怀,传递的是一代学子对母校的感恩与回报,体现的是一代“追梦”路上“圆梦”人的坚守与担当!
“圆梦文学奖”颁奖典礼,从第一届到第十六届的成功举办,85届中文班同学一路艰辛走来,圆梦情怀难能可贵,圆梦精神可圈可点。每当我踏入吕梁学院校门,走进“圆梦文学奖”颁奖典礼时,静心品读之、感悟之,触景生情,触目感怀。我的脑海里时常萦绕着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愫于心头,或感动、或欣慰、或求索、或期许。
“圆梦文学奖”最早设立于2008年9月,由吕梁师专85届中文班48名同学发起,携手与吕梁学院党委宣传部、团委和中文系共同主办。设奖主旨意在激励和支持母校学子文学创作之热情,从而促进校园文学创作之繁荣。自首届“圆梦文学奖”设立,已接续举办了16届隆重的颁奖典礼仪式,既为吕梁学院校园文化的繁荣,又为深化校园素质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今,“圆梦文学奖”已成为吕梁学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圆梦文学奖”自开设以来,吕梁学院先后有8900多名学子踊跃参与投稿,按照诗歌、散文、小说三大门类,分别设立了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提名奖四个奖项,共有657名学子的优秀作品获奖,一群文学新秀在吕梁学院悄然崛起,彰显了勃勃生机。2015年,由48位同学共同筹资,出版了《吕梁学院“圆梦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圆梦助学金”从2007年起,历时8年,共筹资20余万元,先后资助100余人次。
“圆梦讲堂”从2017年开办,累计举办了9期文学讲座,先后邀请了著名学者王守常、黄朴民,著名作家阿来、刘醒龙、蒋韵、梁晓声、弋舟及其他社会人士作客“圆梦讲堂”,与学生面对面谈文学创作与写作技巧,近距离对话交流、解惑释疑,深受广大学生青睐与好评。
“圆梦书屋”自2020年10月设立,本着“感恩母校奖掖后学”之宗旨,由85届中文班出资购买图书2411册、48名同学捐书2646册,并诚邀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和书海出版社盛情捐赠图书1080册,累计藏书6137册。藏书以文学创作与理论为主,涉及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新闻等人文社科类读物,广收大家名作、学术经典。目前,“圆梦书屋”已成为学子又一方温馨的精神家园。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新时代呼唤和创造着新时代文学。我认为,“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主题之新、意识之新、经验之新、格局之新。在文学史上,新主题、新意识、新经验、新格局的出现必然会催生新的创作潮流,必将会迎来新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真诚地期待新时代文学能够将新时代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转化为新的艺术、新的经典,讲述中国故事、山西故事和吕梁故事,凝聚中国精神、山西精神和吕梁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攀高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从第十五、十六届“圆梦文学奖”获奖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来看,展示了吕梁学子文学创作的多元走向,都能从日常生活出发,把学子对生活、对人生、对情感等理解和感悟,用诗歌的语言架构,搭起各自诗歌景象;用散文的语言架构,书写人生百味,且带着浓重的青春气息,将作者对人生深邃的思考,或经历、或感悟、或心得流露于笔端,悟在其中,很接地气,也不空洞;用小说的语言架构,采用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之创作手法,摆脱了作文之固化思路和内容上的书生气,迈上了一条新时代文学创作之路。
一代“学子”有一代“学子”的梦想与追求,一代“学子”有一代“学子”的担当与使命。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铭记;铭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当“圆梦文学奖”主题歌《梦想》:“有一个梦想伴我们成长,有一双翅膀助我们飞翔,青春岁月花朵在绽放,圣洁的殿堂里我们在歌唱……你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让我们拥抱同一个梦想……”,再次唱响的时候,同学们心潮澎湃,激情荡漾。回首往事,岁月如歌;接续圆梦,任重道远!“圆梦”路上,85届中文班同学将在吕梁山这块红色革命的热土上,接续为圆梦文学真诚地挥洒汗水,就像哺育我们的恩师一样,永远做一个文学梦想的播种者,让一颗颗文学种子饱含着深情的挚爱和希望,绽放出其特有的威蕤与妖娆。
衷心祝愿吕梁学院早日实现“晋西名校,红色学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