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市关工委推进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常态化

本报讯 近年来,市关工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吕梁丰富的红色资源,推进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现常态化。

一是“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深入校园、深入社区讲“四史”,讲吕梁革命故事、当代英模故事等。与吕梁电视台共同开办了专题栏目《吕梁少年》;与市委宣传部、吕梁电视台共同发起“感受革命情怀 争做红色少年”和“红色故事声入我心”为主题的青少年朗诵活动。离石区在江阴中学举办了“红色吕梁故事报告会”,700余名师生接受了教育。临县编印了《临县红色革命史》连环画读本4000余册,分发到全县各中小学。方山县编著《方山抗日故事汇编》作为辅助读物。离石、兴县新聘请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五老”宣讲员,并在各乡镇街道成立了宣讲团。中阳县“五老”深入23个基层单位宣讲22场,受教育2000余人次。据统计,全市现有“五老”宣讲团140个1719人,近两年举办宣讲报告952场,受教育青少年达10.8万人。

二是参观红色场馆,现场教学活动常态化。全市关工委充分利用革命场馆,作为研学基地。汾阳市关工委举办了“游基地学党史”启动仪式,共开展活动52项,受教育学生12000余人。文水县新打造了私评社区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新挂牌任家坡抗战遗址为教育基地,编印《红色沃土》1000余册、女英烈挂图100余份赠送学校。临县把中央后委驻地后甘泉村作为教育基地。离石区新挂牌光明小学、江阴中学等六个“教育示范基地”。孝义市在兑镇镇石实践村抗日模范村纪念馆举行了“游基地、学党史”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学生祭奠扫墓,汲取前进力量。

三是“红色歌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与市老干局联合成立了“五老志愿者红歌学唱团”,深入市职业中专、吕梁卫校、吕梁五中等学校示范学唱。孝义市各学校利用课前十分钟、升旗仪式、社团活动等大唱红歌。柳林县推荐传唱“10首红色歌曲”。方山县举行了“我与祖国共成长”红歌比赛。石楼县要求学生学会合唱红歌。不少地方还开展了校与校、班与班之间的歌咏比赛,既增强班级凝聚力,又丰富校园文化。

四是“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这项活动持之以恒二十多年,去年完成读本订购319607册,在全省领先。把“中华魂”(中华好家风)与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有机结合,与教育局、妇联等有关部门联抓联动,收效良好。汾阳市组织40名“中华魂”读书活动获奖选手和部分“五老”参加了夏令营活动。孝义、文水、交城、方山、兴县等相继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演讲展示。

五是党和国家大事主题教育常态化。各县市区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常态化开展了党史国史和时事政治教育,如清明节缅怀先烈教育、“五四”爱国主义教育、“五一”热爱劳动教育、“七一”颂党恩和党史教育、“八一”国防教育、“十一”迎国庆颂祖国等,全市中小学校在重要节日撰写、张贴对联也日益成为新民俗。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让全市中小学生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现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影响深远。 (李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