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下,文水县夏土豆进入收获期。近日,笔者走进农源薯土豆种植基地,只见土豆收获机沿地缓缓行驶,拳头大小的马铃薯从筛子后翻滚出来,村民们跟在后面,把这些光溜溜的土豆拾捡起来,装入随身带着的编织袋内。一袋袋装好的土豆装进铲车,再由铲车托举着卸到路边的货车里,现场分工明确,机器人力合作,井然有序,呈现着繁忙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文水县农源薯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2023年合作社从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订单对接等方面不断完善,种植土豆2000余亩,产量达4-5吨,种植的土豆品质优、价格好,同时基地的发展带动周边农户积极投入种植生产,为土豆种植农户提供健康的种苗,无偿为农户提供田间技术指导,缓解了当地劳动力闲置局面,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渠道。
95后青年赵永壮是农源薯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笔者,种植经营发展靠的是求质量,讲诚信,下一步他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使土豆种植户获得土地的最大收益,种植的同时,进一步摸索和总结土豆收获后二茬蔬菜种植的特点特性,逐步形成以后产业发展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文水县农源薯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永壮说:“我们农源薯业专业合作社2018年注册,现在主要在北张乡北张村、东宜亭村流转土地三千余亩,主要从事马铃薯种植,今年种植面积达到两千多亩,亩产大约在4-5吨之间,各个品种不同产量稍微有点差异,总体来说今年产量、价格是4、5年当中最好的一年,我们合作社采用的是统一管理、统一购销的模式。”
文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付小强说:“文水县委、县政府要培育一批市场经营主体,用各种扶持政策,帮助他们逐渐发展壮大,包括流转土地、托管土地,通过这种模式,让土地不撂荒,让土地能生根、生金,让他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带动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走向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文水县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以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为引领,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措施,推进土豆种植向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