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是吕梁市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支持,帮助公司获得了300万元银行贷款,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道出这番感慨的是山西鑫嘉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马跃楠。
在吕梁,有许多企业的负责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因为有了担保的助力,各类市场主体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实实在在支持,获取了“融资扩面增量降本”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2021年,市委提出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改革要求,市政府出台《吕梁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方案》,整合市县担保资源,筹集注册资本金,组建新的市级政府融资担保机构,彻底解决原有体制下单体机构“小、散、弱”和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2022年6月,新组建的市担保公司挂牌成立,7月22日首笔贷款担保业务落地。公司从零起步,仅仅一年时间累计完成担保融资担保业务规模21.05亿元,支持市场主体636户。仅今年上半年,市担保公司新增融资担保业务规模156896.54万元,服务市场主体471户,户均金额333.11万元。新增授信合作银行6家,授信金额10.8亿元,截至6月末,累计已取得24家银行的授信,合计授信金额90.8亿元,业务规模跃居全省第五名,市担保公司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助力经济 彰显“担保力量”
一年来,银行和企业对担保公司缺乏信任与了解,存在误区和担忧。经过公司艰苦细致的沟通工作和突破性业务的示范带动,让吕梁市担保公司逐步取得了银行的理解和信任,成为银行紧密的合作伙伴。吕梁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部长李志刚介绍说:与市担保公司合作,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放大器”作用,通过融资担保对贷款企业进行增信,有效提升借款人授信额度,极大缓解了小微主体“增信难、提额难”的难题。
山西峰凡科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智峰说,与吕梁市担保公司合作可以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如果企业抵押物不足以覆盖银行贷款风险敞口,经过市担保公司考察合格给予80%额度担保后,银行会为企业增信提额,原来60%-70%的抵押率能提高到90%,甚至不需要抵押物就可以放贷,能够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积极作用。
截止2023年6月末,市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14.95亿元,放大倍数3.57倍,完成SaaS系统再担保备案业务规模14.7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8.20%。市担保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拓展,充分彰显了吕梁担保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创新产品
助推重点产业链
一年来,吕梁市担保公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集聚成链和服务业提质增效的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抓落实、强化担当求突破,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功能,脚踏实地走出一条担保支持吕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公司聚焦服务“985”重点产业链和“1+7+N”特色专业镇建设,结合县域特色产业,有针对性推出“担保强链补链、区域精准支持、行业特色服务、专项政策推进”的担保业务产品。与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推出“汾酒e贷”,重点支持杏花村汾酒专业特色镇建设,服务汾酒集团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中小民营企业;与邮储银行推出“肉牛贷”,支持文水县肉牛产业发展;与各合作银行推出“专精特新保”,全面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做大做强市担保公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吕梁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功能,脚踏实地走出一条产业优、效益好、可持续发展吕梁路径。
公司坚守政策性准公共定位,秉持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经济实体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新模式,创新新产品,针对银行产品无法足额匹配小微、三农企业信贷需求,开发了“吕梁经营保”产品,在银行授信额度测算模型测算结果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政府性融资担保的“放大器”作用,为小微、三农企业提高授信额度。不仅提高了额度,而且扩大了服务范围,有效解决了各类小微、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破解了融资担保“只兜底、难增信”的困局。
目前,公司运用新产品开发经验,推广至更多法人机构,加快产品业务落地。各部门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担保主责主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真正实现融资担保“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
精细管理
强化担当求发展
一年来,吕梁市担保公司在市财政局的坚强领导下,市金融办的强力支持下,引进了省再担保集团管理模式,按照现代金融企业体制,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选人和考核评价机制,创新银担合作模式,努力建设政策功能发挥充分,金融要素支撑有力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公司全面实施内部精益化管理,全面建立健全激励考核约束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坚持把扩面增量强服务、固本培元促改革、夯基垒台控风险作为打造一流市级担保的务实举措,以高效的融资担保服务助力我市市场主体提升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制度建设上,继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设,全面梳理、修订、补充、完善现有管理制度63项,增强制度的操作性。在业务拓展上,持续加强地方法人机构“总对总”业务推动力度,强化对合作银行的政策宣讲力度,加大对市域中小企业、“三农”主体融资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实现县域担保服务全覆盖。在考核激励上,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确保管理过程精细化,做到每项管理活动都决策科学、执行高效、验证及时、整改到位,绩效考核健全完善,提高考评的科学性、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在推动落实上,公司通过召开党支部委员会、总经理办公会、周例会,月度经营分析会,高频率推进年度目标任务逐项完成。
针对SaaS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内部管理制度,持续进行优化和完善,完成对SaaS系统“专精特新”产品的尽调报告和审批流程配置,对传统业务尽职调查报告模板进行了完善和优化。根据日常管理需要,修改完善了考勤、请假和报销线上申请审批程序。
宣传工作持续发力。公司《工作简报》创刊发布,及时向主管监管部门、合作银行和服务企业发送;创立公司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国家、省、市经济金融行业政策和公司功能发挥成效,宣传行业发展及公司经营动态。公司积极申报创建市直文明单位、参加金融系统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与金融、担保行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展示公司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对担保行业的知晓率。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队伍能力培养
一年来,市担保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担保业务发展的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将党建融入担保业务全过程,坚持强化“党建+风控”特色作用,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司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推进思想政治建设。2023年上半年,公司开展无偿献血、“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与市财政支付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会;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春风宣讲团”宣讲党的二十大活动、“迎七一”户外拓展活动、刘志丹纪念馆主题党日活动、财政系统演讲比赛、诵读比赛等活动,公司全体职工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奋力开创担保工作新局面。
公司先后加入国家和省担保业协会,参加协会组织线上培训8次;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公司进行SaaS系统培训、演练、测试等各项实战操作工作;派遣业务骨干赴河北、成都等地参加培训学习。组织安排公司员工内部集体培训29次,着重学习国家有关融资担保政策、法规和公司出台的各项制度45个。通过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聘请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业人士授课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提升员工专业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意识,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筑牢思想防线,公司开展集中廉政警示教育6次,组织“清风扬正气,廉洁伴我行”廉政教育道德讲堂,公司党支部委员对员工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在思想上、制度上、机制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引导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划出红线、行为上明确界限,努力打造一支清廉担保队伍。
从严风险防控
构建长效机制
一年来,市担保公司倡树“共担风险、人人有责”的理念,通过专题会议、集体研讨、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关注经济运行、行业领域、授信银行、客户群体、同业机构、自身运营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风险,并且注重对不同风险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特别是对省内部分地市同行业担保机构代偿率短期上升较快等现象迅速反应,组织中层以上全体干部开展“以险为鉴”大讨论,通过对出现较高代偿风险地市情况的分析,反思我市存量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把风险防控的意识和行动前移到预见阶段和入口关,贯穿于每一笔业务存续的过程中,延伸至合作银行、服务客户等所有关联方。
公司全部担保业务纳入“国家融担基金—省再担保集团—市级融担机构”三级担保体系,实现体系内上下联动、风险分担、协同发展的格局。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三个环节,建立起纪检、审计、监事会、合规风控“四位一体”的内部管理机制,做到业务合规、风险可控、有责必究,不断提升公司风险防控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截至6月末,公司全部业务100%落实银担分险,代偿金额0,代偿笔数0,代偿率为0。
公司将继续提升工作效率,积极与服务对象、合作银行紧密沟通,研发更多富有吕梁特色担保产品,严格落实“一三五”办结制,以科学高效的创新举措思路,精准到位的业务实施路径,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以丰富的业务手段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标准上支持小微、“三农”和民营等实体经济发展,为金融服务吕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担保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