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中阳

“中阳黑木耳” 撑起乡村振兴“金产业”

——中阳县全力推动木耳强县产业发展纪实

□ 文/图 董莹

“天赋中阳美,地道黑木耳。”在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来到当地,首推的特产一定是“中阳黑木耳”。

中阳,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至今已历2200余年,是一个千年古县。这里是革命老区、资源富县,也是生态美县、区位优县,更是“全国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

近年来,中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黑木耳产业蓬勃发展,产品影响力持续提升。五年的精耕细作,中阳黑木耳乘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风,迅速叫响全国。如今,中阳县按下了建设木耳专业镇“快进键”,坚持“政府引导、利益联结、龙头带动、品牌创建、高效优质”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木耳专业镇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着力将木耳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

政府推动 木耳托起中阳乡村振兴新希望

中阳木耳栽培自吕梁山深处、生长于天然氧吧,被称为“黑色国宝”。高海拔、低纬度、昼夜温差大,为生产优质、高产黑木耳创造了良好自然条件。境内山泉水水量丰富,富含微量元素,又属于木耳新产区,光照足,病虫害少,产出的木耳接近天然品质。49.44%的森林覆盖率、大量天然无污染的核桃木、刺槐木、枣树等林木资源,为木耳生产提供了生态环保、有机高质的菌棒原料。好山好水好空气,造就了中阳木耳“接近天然、耳形如月、光泽黑亮、肉厚细腻、筋道耐嚼、口感爽滑、胶质丰富”的独特品质,是养血驻颜、防癌抗癌、益气强身的上乘保健佳品。

“中阳气候相对干燥,干耳率高,平均每8斤干1斤,与一般每10斤干1斤相比,干耳率高出20%。黑木耳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好产业,更是带动我们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正在中阳县暖泉镇采摘木耳的种植户许金平侃侃而谈。

金风柔和,细雨舒婉,一排排小木耳正在中阳大地焕发勃勃生机。“2018年小试牛刀,我县在黑木耳试种方面进行了学习探索,在车鸣峪乡首次尝试棚栽、地栽。2019年逐渐推广,成立黑木耳产业发展中心,筹备建设菌棒生产加工厂,栽植282万棒。2020年以来全面铺开、快速发展,2020年栽植1600万棒,2021年栽植4340.4万棒,2022年栽植4019万棒。2023年栽植数量将达5320万棒。”中阳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李海荣介绍,目前全县6个乡镇均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呈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的良好发展格局。

2018年以来,在省委统战部的指导帮扶下,中阳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把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黑木耳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立健全“四化一机制”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绣花功夫,做好木耳生产、分级包装、产品加工、废弃菌棒循环利用的链条式发展大文章。历经探索起步、快速发展,中阳黑木耳产业实现了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空间布局“从无到有”,发展水平“从量到质”,带贫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的历史性跨越,黑木耳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中阳县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

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2021年荣获“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2023年评为“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入选“全国科技下乡示范项目”和“全省转型标杆项目”、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全国木耳大会、发布《区域品牌中阳木耳中阳黑木耳团体标准》……中阳黑木耳名传大江南北。2022年全市特色专业镇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中阳县黑木耳成功入选全市首批特色专业镇,为中阳木耳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为了持续提升中阳县木耳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开辟木耳产业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中阳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出台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持续推行黑木耳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深入推动各银行参与“木耳贷”,全方位助力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

黑木耳,一头连着市场,一头关系民生。走进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棒生产车间内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室外的棚室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悬挂,黑木耳已破袋而出,长势十分喜人。

“公司以雇用当地村民为主,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有钱赚。目前,公司现有固定员工500余人,月平均工资4000多元。”心言公司总经理雷星星说。

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阳县积极培植壮大专业镇新型经营主体的龙头企业之一,已经逐步形成菌种研发、菌棒生产、菌包加工、摆栽种植、包装销售、菌糠回收利用一体化的产业竞争优势。目前,该企业年可处理废弃菌棒7000余万棒,生产生物质颗粒1万多吨,能够满足全县废弃菌棒处理的需要。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对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中阳县坚持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作为打造木耳专业镇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的有力抓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平台,通过政策扶持、园区集聚、科技研发、品牌创建、开拓市场、参与生产和栽培技术地方标准制定等,积极培育了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腾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引领、示范带动,持续推动木耳产业化发展,扎实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两大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今年全县共栽植木耳5320多万棒,直接带动农民1.5万人,年均增收8000元,共计带动年收入1.2亿元。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可带动菌棒厂、采摘园、销售、产品包装等周边产业实现产值近1.5亿元,实现产值共计5亿多元,增加固定投资4亿多元,为黑木耳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过去农闲没活干,现在家门口有了木耳种植基地,全年有活儿干,上班离家近,不仅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暖泉镇的杜贵荣拿起一朵黑木耳高兴地说。

除了在公司上班外,杜贵荣通过种植木耳增加了额外收入,“去年,我种植了5万棒,不用出村就能栽培木耳,纯收入三万余元!”像杜贵荣一样,如今中阳很多村民因黑木耳产业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即使遇到自然灾害,我们还有中国人保中阳支公司的保险保驾护航。去年强降雨对种植户造成了损毁,保险公司及时理赔,将我们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就是要落实好政府各项扶持政策,服务好种植户的需求,推动黑木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暖泉镇副镇长景建安说道。

“目前,我们村的游客接待中心已经建好,还有网红打卡点呢!结合农业观光与采摘体验,可以进一步带动农村农家乐和民宿的发展。”暖泉镇弓阳村村民冯亮明一提到自己的美好愿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企业带动 木耳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品牌联动 木耳走出中阳“飞”进千家万户

黑木耳是中阳县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行走在中阳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一排排的木耳大棚。紧紧抓住木耳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中阳县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形成木耳醋、木耳酱、木耳多糖等独具特色的黑木耳食品和保健品系列产品,“中阳山宝”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促进中阳木耳的影响力,中阳县通过线上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线下举办木耳狂欢节、参加全国木耳展销会等方式,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充分挖掘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的利益空间,建设黑木耳现代化加工基地,带动物流、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加快黑木耳产业与文旅康养、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等产业融合,净增各类市场主体295户,构建起多维度拓展的产业网络,推动传统特色农业向三产融合转变。

同时,为持续推行木耳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打造“中阳耳农”劳务服务品牌,中阳成立县食用菌(黑木耳)研发中心、县农特产品流通协会,建设“四中心·四基地·四平台”,从研发、标准、物流、培训、销售等全方位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人才、技术、电商、金融、创新等要素聚集发展,完善木耳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形成“高科研、大基地、优品质、深加工、活流通、响品牌”的发展格局,加速推进中阳木耳特色专业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我在抖音平台粉丝有18万,现在有了电商、直播,我们不愁销路了。黑木耳的销售量高,主要还是产品品质好、味道好、营养价值高。”在中阳县6·18吕梁好物随心购的展销会现场,网红薛瑞杰在直播间热情洋溢地向全国各地网友推介中阳黑木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网上销售、带货直播等方式,让中阳黑木耳从大山深处“飞”进千家万户。

5月20日,“东方甄选·山西行农特产品”专场直播间,在线人数超过10万,中阳腾宇木精灵中阳黑木耳半小时销售近万单,多次补货、迅速售空,库存全部售罄,中阳木耳真正成为了中阳新名片。

中阳县第三届“木耳文化节”将于8月上旬超燃启动。围绕科技化、品牌化、群众化,通过开展木耳行业论坛、食光大赛及菌菇宴、参观种植基地、采摘体验活动、农特产品展销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山西中阳特有的木耳文化、丰富的木耳旅游资源、特色木耳产品,以及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新生活,发挥中阳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前、作示范的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一片木耳带火一座城,一片木耳带富一群人。中阳木耳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木耳专业镇为抓手,以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跨区域合作,致力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种植区域,让中阳“小木耳”在支撑乡村振兴“大产业”的浩瀚征途上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