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东庄村种植大户张瑞龙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十分火热,30多名村民忙着帮他采收果实,呈现一派“机采人收”的喜人场景。
笔者看到,在张瑞龙的马铃薯基地,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田间,一个个外观饱满、个头匀称的马铃薯从地里被翻挖出来,摆满了田间地垄,务工村民忙碌地“跟机采收”,然后按个头大小分拣装袋、装车。
在种植基地里,张瑞龙一直在地里忙碌着。在忙活的同时,心里美滋滋的打着“丰收”的算盘。
张瑞龙说:“今年的马铃薯能够喜获丰收,得益于结构调整,种子更新换代,又引进山东水肥一体化技术,今年的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价格也是二十年以来最高的,今年种植马铃薯不仅是高产,而且还是丰产丰收。”
据了解,张瑞龙种植土豆面积达350余亩,亩产大约一万斤左右,亩均产值7000—10000元之间,达到往年最高产量。今年亩产普通品种达到7000斤,沃土5号达到一万斤左右,达到往年最高产量,往年的品种属于荷兰系列,最高产量就是七八千斤,引进新品种以后,增加产量三四千斤,而且价格在1块左右,属于真正的丰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张瑞龙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大力推广土豆种植,坚持按照“优化结构、推广良种、改善品质”的发展思路,努力使“小土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