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大山深处的临县招贤镇贺家湾至段家塔公路建设工地,一片机器轰鸣之声。青黑色的混凝土从料车上缓缓倾泻而下,经过震动棒的修整,再经过抛光机的打磨,水泥路面变得越来越密匝平实,宛如一条青色的缎带,在大山之间蜿蜒起伏。
招贤群众期盼已久的这条公路,将承接招贤镇公路主线,一直通向离石,道路险阻难行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大道华章
初到临县贺家湾村下乡,记者就被脚下的这条水泥公路吸引住了,因为它的陡峭,它的弯曲,它的破损。小车在路面上奔驰,忽而坠下谷底,忽而又被抛上顶峰,九曲十八弯的道路上,时而这里,时而那里裂开了口子,露出了一道道难看的“疤痕”。
贺家湾的第一书记是从汾阳市直部门派驻来的,他就说自己开车来贺家湾,“一来就差点被这条路的险要吓晕了!”
而如今,在吕梁日报社驻招贤镇工作队的努力下,贺家湾至段家塔公路建设工程已正式上马,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了! 7月27日一早,贺家湾段施工路面,正值新修路面浇灌的日子,工程队一大早就赶到了这里,投入热火朝天的劳动中。
随着日头越升越高,筑路工人们正经受着烈日的炙烤。然而,这些勇士们毫不畏惧,头顶烈日,开动机械,摊铺碾压,认真而出色地完成着每一道工序。
皮肤晒得黝黑的施工队长武百龙,在工作间隙接受了采访。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刚新修路面,铺上塑料膜布后静置干燥,今天是浇灌施工的第一天,工程队员们满满都是劲头。
“前几日等待路面干透,没法连续施工,大家伙都憋了一股劲。当前要趁着好天气赶快推进,白天黑夜连轴转,把工期赶得快些,更快些!”武百龙说。
曾经沧海
贺家湾至段家塔的老公路曾经也光荣过,不过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这条道路属于乡间公路。2004年以前,这条道路要比现在更险要、更简陋,村里人打趣这条路是“晴天水泥路,雨天泥水路。”一到下雨,满是泥泞的道路上滑不溜丢,几乎不能行走,司机、行人无不叫苦连天。
“那时路况很差,镇上也想到过修这条路,只是没人领头干。”临县招贤镇主任科员、时任镇党委组织委员陈晓勤回忆说,“正巧那年,高恩奎同志调到镇里当书记,我就协助他把修路搞起来。”
高书记那时不无担心:没有钱,公路怎么搞得下去?对镇上情况知根知底的陈晓勤大胆建言:“钱不是大事,关键是有人要干起来!”
老陈的根据是,那时候煤炭形势好,镇里有好几家煤矿,都盼着交通更方便,只要干起来,任务给各家煤矿派下去,资金就拉不了后腿,煤矿上肯定会努力完成。
“高书记,您尽管拍板,只要您领头,我给您筹划办这事!”老陈当场立下军令状。
高恩奎胸中豪气陡生,不几天就召开会议,敲定了修路工程。有了主心骨,其余工作水到渠成。2004年,贺家湾至段家塔道路一分四段,分别交给镇上胜利煤矿、段家塔煤矿等四户企业包干。一时之间,应者云集,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工了。县里、省上无不支持,人力、资金很快到位,招贤大干快上的经验到处流传,“修路第一镇”的名声不胫而走。
通向明天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再好的公路,架不住时间的打磨。
二十年沧海桑田,道路还是那条道路,行人和车辆却换了一茬又一茬。眼看公路年久失修,企业一时也难依靠,到2020年,镇上提出申请,贺家湾至段家塔的公路被纳入县里的交通建设项目库。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建设工程依然迟迟得不到立项、施工。镇里虽几经努力,依然困难重重。
直到吕梁日报社工作队来招贤镇下乡,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2021年,吕梁日报社派遣三名同志组成下乡工作队,来镇里协助乡村振兴工作。在招贤镇薛全山书记等领导的支持和协助下,工作队加强调查研究,竭力推动公路建设立项开工。
公路建设问题被汇报到报社最高决策层,报社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吕梁日报社社长彭斌的回答斩钉截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公路建设非上不可!”
很快,彭斌社长亲自出面,与临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沟通协调此事,并专门到市县交通部门,协商推进修路工作,还与驻镇工作队一起,多次协调工作进度。
“当时就是赶时间,误了吃饭,就啃个冷馒头,误了午休,就躺在车里睡一会。”回忆起当日的情景,工作队员冯倬坦言。
冯倬,这个年过五旬的汉子,自从驻镇下乡以来,从未停下奔忙的脚步。他脸上突显的皱纹和鲜明的棱角,不仅显示着他的刚毅,也记录着他的奉献。
工作队员付出的辛苦,交通部门的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伙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推动工作。到2022年,省补首笔资金89万元到位,交通部门其他款项也随之到位,2023年5月18日,贺家湾至段家塔公路终于开工修建了。
开工那一天,市里、县里都来了人。镇上红旗招展,热闹非凡,就和过年的气氛一个样。公路两侧的乡亲们,自发地早早出门,伫立在大道两边,等着,看着。大伙说:“有了大公路,共同富裕不是梦!”
而吕梁日报社的同志和驻镇工作队,则把目光投向了更为辽阔的远方。新修公路绝不能到段家塔就永久停止,要把公路与离石公路相连接,一直通向市里,再通向市外,像彩虹一样,把大山内外连接起来,建成造福一方百姓的文明路、富裕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