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为大家的安全着想,有隐患就要排除和整治,大家都是街坊邻里,请多多理解配合支持。”连日来,刘涛忙走在自建房安全排查工作中。一时间,村民们更加熟知了这位“小村官”。
今年30岁的刘涛是柳林县孟门镇李家塔村委主任助理、办公室主任、报账员,更加官方的职位是到村工作大学生。
上任也有些时日了,走访工作中,刘涛明显得心应手,和群众的距离也拉近不少。
农村的生活与工作,对于曾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刘涛来说,与之前五光十色、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截然不同,加上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处处碰壁实属常事。他告诉记者:“一腔热血扎进农村后,才发现与想象的不一样。去年遇到突发情况经常就‘一下子懵了’,那时真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如何解决才能让老百姓满意。”
“农村工作没有其他捷径,唯有学习再学习,耐心再耐心。”为了能更快适应工作,刘涛尝试放下理论、放下身份,从零开始,到村里去、到村民家中去,向老干部学习、向村民学习,学习村规民约、学习村风民俗、学习如何与村民沟通、学习怎样做思想工作等等,边学习边解决问题,边学习边成长。
今年4月,刘涛来到村民葛兴旺家中开展农村自建房排查工作过程中发现,葛兴旺的孙女辍学在家已经有一段时间,便与葛兴旺了解了一些情况。刘涛告诉记者:“老葛的孙女本来是在太原五中读书,但是突发疾病,精神状况出了问题,只能回家休养。而孩子母亲因为生活贫穷早早地就扔下孩子走了,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孩子父亲平时在太原打零工的收入。”
一提起这个事,葛兴旺的双眼就满含泪花。因为孩子生病,前前后后也看了许多家医院,都说检查不出啥问题,钱也花了不少,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刘涛告诉记者:“老葛现在唯一诉求就是想给孩子办个低保,增加一点经济来源。”
葛兴旺双眼满含泪花的画面压在刘涛的心里沉甸甸的,一刻都等不住的他回到村委后,立即了解相关政策,翻阅文件查看如何才能帮助葛兴旺,并找到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琳说明了情况。
“当时,是王书记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刘涛说,“由于孩子父母均在,而且孩子父亲的收入已经过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办低保不符合规定,如果有材料证明孩子目前的精神状况就好办了。”
有了解决办法,刘涛一路小跑再次来到老葛家中,嘱咐老葛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并开个证明,并告诉老葛需要准备的材料内容。
前后不到两个月,刘涛帮忙准备证明材料、协调沟通、办理手续,整个人都黑了一圈。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给老葛孙女办理了二级精神残疾证。他说道:“有了二级精神残疾证,每个月就能得到民政局的生活补贴,保障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减轻了老葛生活上的负担。”
“只有在工作中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一心为人民谋利益,一切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才能真正体现一名‘到村工作大学生’的价值。在今后的农村工作中,我会继续从微小的地方开始,撸起袖子,追赶超越,永远以阳光的心态去为人民群众服务。” 刘涛用坚定的语气讲述着自己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