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洋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我市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美丽幸福吕梁作出新贡献新力量。
旗帜指引方向 思想领航征途
10月9日上午,在机关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后,吕梁日报社政教专刊部主任李牧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基层党报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在报道主题的策划、栏目的设置、稿件的选用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吕梁的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吕梁精神宣传好、报道好。
柳林县高家沟乡党委书记王政说,作为乡镇基层党委,我们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开展“党史教育铸红心”“乡贤活动映党心”“崇德守法聚民心”“志愿服务践初心”“移风易俗润人心”的“五心”工程,打通凝聚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教化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孝义市文化馆馆长蒋建林说,作为一名党员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要做到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正视当前群众文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关注和了解群众对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新需求、新诉求, 不等不靠不懈怠,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交城县西社镇东社村党支部书记张茂堂说:“我们将聚焦‘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东社村红色文化研学资源,以非遗堆绫艺术为特色,融合周边的绿色资源、生态优势,把东社村建成一个集红色旅游教育、休闲采摘、康养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村,进而促进东社村产业结构调整,群众增收,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知名度,使东社村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和谐、富裕的美丽乡村。”
夯实自信根基 砥砺前行之路
“认真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后,我们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积极强化育人功能的信念和决心。”石楼县第三中学校长张石生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更加明晰:“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重点工作,品行是根,文化是魂。在努力实践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做到重视、认真、创新、坚持,不搞花架子,不做假样子,不搞一阵风,不做无用功,通过营造氛围陶冶人,通过全员参与锻炼人,通过夯实载体教化人,通过学习借鉴提升人。”
离石区袁家庄中学语文教师侯玉寰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所传递的文化力量,将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在为学生上的每一节课、举办的每一个活动中,传递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与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