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笑) 10月19日,在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吕梁市非遗特色展区内,临县雨点釉、方山钩编、岚县面塑、文水葫芦、孝义剪纸、中阳刺绣等十个富有吕梁特色的非遗项目展位依次摆开,琳琅满目,让人眼前一亮,也让参展嘉宾们充分感受到吕梁传统手工艺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人文价值和工匠精神,品味非遗独特魅力。
在岚县面塑展位前,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好运的作品《枣山》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赏。“制作面塑的工具有剪子、滚子、刀子、擀面棒、梳子、排笔、彩绘笔等。原料主要是面粉,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彩色的面塑是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组合而成,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细腻的手法。”展位负责人向观众介绍到。
在人头攒动的非遗特色展区,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拍照。“这次展览让许多隐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非遗作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吕梁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加珍视和尊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未来更多的传统手工艺匠人能够继续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从晋中前来参观的闫女士感叹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 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3 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3项;我市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41人。如今,“非遗+旅游”“非遗进校园”已成为我市文旅融合的热点和亮点,这些文化遗产也将成为吕梁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