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乡贤”春风入山城 振兴花开人欢颜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海亲书屋’正式落户城内小学,能有效缓解学校图书数量短缺、书目更新过慢的现实短板,改善学校阅读条件,让孩子们有机会读上更多的书、更多的好书,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树立理想,改变命运。”近日,回忆起前不久全省第11座“海亲书屋”的成功落户,方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荣杰仍颇感振奋。

今年秋季开学不久,山西海亲会与太原市方山商会携手在方山县城内小学举行第11座“海亲书屋”落成暨图书捐赠仪式,向该校捐赠了价值7万元的80类2600册图书和篮球、排球、羽毛球、跳绳等文体用品。“海亲书屋”的成功落地,离不开方山县委统战部的积极推动。

今年以来,方山县委统战部围绕中心工作,在全县实施“万名乡贤回乡”计划,成立乡贤领导组,多次深入全县六个镇,与镇、村干部座谈了解,调研乡贤文化,摸清乡贤数量。通过县、镇、村三级组织排摸和现有乡贤引荐等形式,进一步完善乡贤数据库,明确了乡贤个人信息、工作单位、从业情况、拥有资源、方山原籍所在镇、村等信息,摸清了乡贤专业擅长和资源优势,为做好精准服务夯实基础。并将乡贤工作纳入全县统一战线工作要点,牵头组建了乡贤联谊会,由镇、村两级具体抓,建立了“乡贤馆”,逐步健全完善了乡贤组织网络和活动展示平台。目前,确定的6个精品示范“乡贤馆”中南村乡贤馆、潘家坂村乡贤馆已建成,已召开乡贤联谊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土福则村乡贤馆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乡贤组织工作机构,确定理事成员,配备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及专人负责日常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乡贤联谊会章程、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制度、工作考核标准和会费缴纳等规则,以制度规范乡贤会运行。

同时,坚持统筹安排、上下联动的原则,由战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互相配合,以乡贤会为平台,广泛联系在外乡贤发挥建言献策和牵线搭桥积极作用,召集在外乡贤开展招商活动,引导在外乡贤回乡创业,促进产业资本回归,并通过落实乡贤反哺家乡优惠政策、提高政治社会待遇等措施为牵引,畅通乡贤智力、技术、管理反哺家乡通道,加强乡贤文化培育,让各路乡贤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充分发挥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们乡贤信息库人数已达200人,举办各类联谊活动15次,进一步增进了乡贤与家乡的日常联络。借助乡贤力量,我们多次在上海、广州、山东济宁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中药材种植、山水田园民宿等项目,建成一座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艺景体育馆,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的需求,在我们的持续努力下,乡贤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刘荣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