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新闻采写工作已近10年,足迹走遍了吕梁各县,接触过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采访对象,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就是苦与乐尽在新闻采访中。
在参加市两会采访报道时,为了第一时间获得市政协提案方面的准确信息,在现场一直等到凌晨2点钟,等待审核定稿后及时转发到编辑部,虽然当时辛苦疲惫,但看到采写的新闻报道及时出现在第二天的报纸上,顿时有了一点喜悦。
刚进入新闻采写行业时,我是一个门外汉。当时正赶上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目的是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时任记者部主任的任昱开着自己的车,多次带着我到石楼、柳林、方山等地下基层采访。他是我进入新闻行业的引路人,亲自带着我现场采访,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他带我第一次去基层采访的是石楼县罗村镇的一个女羊倌,是吕梁市推出来的先进典型,车辆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了3个多小时后,我们走进女羊倌的养羊场,任昱现场指导我采写新闻信息和拍照新闻图片,是我的良师益友。由于正值暑天,天气酷热,我不会驾车,他一个人驾车长途奔跑,采访返程的路上已经夜幕降临,汗水完全浸湿了他的背心,走到柳林县城附近时,已经非常疲惫,他下车借路灯把背心脱下来,用手一拧背心,掉下许多汗滴,然后用力甩干,搭在车头上晾晒约10分钟,驾车继续返回,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完成了第一篇新闻通讯,遗憾的是由于我更换手机,丢失了当时的照片。
这次采访对我最深切的感触,就是“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俯下身弯下腰”才能贴近百姓心,“短、新、实”的文风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活力。此后,我坚持走基层采访,记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生态造林的活愚公、脱贫攻坚的带头人等先进人物事迹走进我的新闻报道中。我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做好“走转改”,努力写出“冒热气、沾雨露、沾泥土”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