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山川湖海,奔向每一片天际;捕捉人间百态,捎来希望的明信片;透过文字的魔法,抒写真相的光芒。这是对记者的赞美,因为他们是见证历史的记录者,是美好社会的守护者。
记者是正义的眼睛,肩负着把社会风气引向良好方向的使命,每一篇报道都是一次社会责任的践行。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湖北宜昌乘船考察长江,来到湖南岳阳,在长江边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为了写好这个“守护生态环境”的故事,当地记者曾持续追踪采访洞阳湖上的禁捕渔民周界武,他自小就在水中长大,他深知湖水对他们这个小渔村的重要性。然而,随着过度捕捞和工业污染的增加,湖水变得污浊,鱼类越来越少。他原本靠捕捞为生,但他对湖水的热爱却超越了个人的利益。看着昔日美丽的洞庭湖不再清澈,为了守护好一江碧水,他决定挺身而出,为了守护这一江碧水而努力。他开始积极参与当地环保治理活动,带领同伴一起进行江水清理和保护,捡拾湖边的垃圾,清理污染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这一江碧水,让她重现昔日的风采。五年的时光里,始终铭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将守护生态环境的使命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五年的时光里,记者每年跟踪制作关于岳阳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媒体作品,《此乐何极!听,洞庭湖上新“渔歌互答”》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制作的,他们见证了一江碧水的变迁,也见证了人民的担当和努力。
记者是光明的使者,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探寻真相、记录生活、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作为一名记者,他们时刻铭记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讲好故事,传递正能量。他们的报道,不仅是冷冰冰的新闻文字,更是温暖人心的生命之歌。为了深入挖掘人民群众“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的同事们深入基层,走进乡村,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乡村美景和生活点滴,将安静而美丽的乡村分享给全世界。他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让人们看到了乡村生活的温暖与幸福。一个个故事彰显了新时代“三农”人守护青山碧水的决心和追求幸福的初心,我们可以看到平凡人的伟大,他们用炽热的心和坚定的信念,传递着朴素的家国情怀。
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采访报道工作,但在文字校对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追求。他们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努力呈现事实真相,不受外界干扰或压力的影响。每一个用字的选择,每一个句子的构建,都经过精雕细琢,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我目睹了他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果断和勇敢。无论是前往险情地区冒险采访,还是争分夺秒在紧迫的截稿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报道,他们总是能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努力将新闻及时传递给读者。这种坚韧和毅力让我深刻认识到,记者的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和公众意识的塑造至关重要。这种执着和敬业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也更加重视文字校对的工作。
他们是社会的守护者,是真相的传播者,是舆论的引导者。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他们为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人人都为真相和正义而努力,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