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随时找得着、用得上的“法律明白人”,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明白人”巧解基层“矛盾结”

□ 本报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薛伟

在全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到处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员”,也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更是搜集社情民意的“信息传递员”,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法律明白人”。

一大早,在离石区城东“有兔调解工作室”,“法律明白人”成有兔和往常一样,正利用“社区”两委班子每周例会的时候,和居民们商量着如何做好“法律进村宣讲”的事情。

“作为一位法律明白人,咱首先要心怀法律观念,不断学习巩固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然后才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常态化地为村民开展宣传普及工作,从而在社区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对于宣讲法律这件事,成有兔胸有成竹。

2012年,成有兔担任离石区田家会街道田家会村调解委员会主任,之后又担任社区“法律明白人”,从此一干就是十多年。老成一肩挑两担,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宣法”,上门入户“讲法”,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法律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用得上的。

“他们对村里的家长里短比较了解,对村情村貌知根知底,相对熟悉村里的情况,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加顺畅,尤其是像成有兔这样的‘明白人’在村里有一定的威望,受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赖,因而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有较好的优势。”离石区司法局田家会司法所所长白宵翔介绍。

家住田家会社区的达某和井某是多年的邻居,2018年,两人因为土地塌方引起了纠纷,之后两人一见面就闹别扭。

“2018年,他私自挖了我的两处地,结果导致两处塌方,去年我一直没有说,事情后来必须得解决了,今年我找到老成,让他出面帮忙处理。” 达某说。

了解到情况后,成有兔多次上门调解,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后来,达某和井某觉得老成说的也在理,于是相互各让一步,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从此后,双方碰面还会热情地打招呼。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本身老达人挺好的,多年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现在和和气气的,大家有事都会出力帮忙,这多亏了咱老成帮忙。”井某高兴地说。

这些年,成有兔走遍了田家会街道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人热情的和他打招呼,入户走访是常态,每逢遇到邻里纠纷,遇到家庭情况差的困难群众,他还会靠前搭把手,顺手帮一把,社区很多老人对他赞不绝口,都把他当成了亲人来看待。成有兔成功调解过的矛盾纠纷多达151起。

2020年6月,随着全市“百场万人”“法律明白人”培训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主动靠前学法用法,运用调解的手段来表达合理诉求。

在离石区上水西社区,70多岁的老刘和老崔是多年的邻居,2018年,老刘在自家院外搭建了窝棚,却不慎侵占了崔某土地,发生纠纷后,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高春旺曾多次调解,但双方拒不配合。

“老刘和老崔是老邻居了,咱们要把事情越做越好做,路才能越走越宽嘛……”高春旺为二老的事苦口婆心的说个不停。

随着时间推移,高春旺多次上门谈心谈话,最终,双方老人都被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最终同意接受调解。

“我还能和他处多少年,将来是两家的孩子打交道,咱们得考虑的远一点,不给孩子们留负担。”“从我个人来说,心里也是感激春旺,幸亏是有人出面给调解了,如果没有春旺的调解,这死疙瘩都解不开了!”老刘和老崔对于调解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感谢,双方都做出了退让,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看似一次调解,实则就是一次现场普法。”高春旺说,在解决纠纷的同时,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增进邻里之间感情,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共赢。

化解群众身边的纠纷,是“法律明白人”的工作日常。和成有兔、高春旺一样,这些年,在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农村)普遍活跃着大量基层调解员,在闲暇时间他们活跃在农村,率先化解矛盾,切实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报”,打通了服务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法律明白人”的纠纷调解能力,从2020年6月开始,市司法局先后召开了“百场万人”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线上线下的培训时间平均每年不少于96个小时,内容涵盖宪法、民法以及党的涉农等相关政策法规。与此同时,培训期间还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律师指导,有力弥补了乡村“法律明白人”在法治素养和专业能力上的不足。

据离石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自开展“百场万人”“法律明白人”培训以来,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和专职网格员开展的“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也更好地把法律知识宣传到人民群众中去。

截至2023年9月,全市共培训乡村“法律明白人”20610人。

“法律明白人”既是学法良师、用法参谋,又是普法高手,他们走街串巷,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和努力下,化解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矛盾纠纷,用自己的善良与担当换取了群众的肯定。